针对村(社区)监督委员会政治监督弱化、农村“三资”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今年以来,凤翔区纪委监委认真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把强化村(社区)监督委员会履职能力作为破解村级“微腐败”监督难题、有效改善村级监督末梢“微循环”的有力抓手,四点发力,靶向施策,打通基层监督“末梢神经”。
开展调研,加强培训。由区纪委常委、区监委委员带队,深入各联系镇,对村(社区)监督工作开展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组织召开强化村(社区)监督工作座谈会,为探索延伸基层监督触角收集第一手资料。同时区纪委书记张晓辉深入联系的彪角镇三岔村就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村监委会主任如何监督等进行培训,为提升基层监督质效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明确重点,配强人员。凤翔区纪委监委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社区)监督委员会有效监督工作意见(试行)》,明确村(社区)监督委员会监督职责、监督重点,规范村(社区)监督委员会监督工作。对前期镇村换届选举中因各种原因空缺的7个村监委会主任岗位,按照“热爱村务、敢讲真话、公道正派”的选人原则,严把用人入口关,进行补选,切实提升监督质效。
创新方式,开展监督。凤翔区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室组地”联合协作工作机制,采用划片包抓、交叉检查、联合监督等方式,由镇纪委书记、镇纪委委员带队,聚焦村级财产管理、“三资”、惠农政策落实、项目实施及“三重一大”等方面情况,每月开展一次监督检查,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目前已开展交叉监督12次,发现问题23个,立案处理8人。
严格考核,压实责任。凤翔区纪委监委建立健全奖惩激励和退出机制,将村(社区)监督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年终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采用日常检查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运用考核结果,对考核评议优秀的村(社区)监委会主任给予表彰奖励并优先推荐招考,对不认真履职的村(社区)监督委员会成员,根据情节给予约谈提醒和组织处理,并适当降低或停发工作报酬。通过严格考核,压实责任,确保村(社区)监督委员会主任“会监督”“敢监督”“善监督”“能监督”。(凤翔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