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央出台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后,岐山县以“和谐岐山建设提升年”主题教育推进年活动为抓手,健全长效机制,强化监督检查,着力解决干部作风方面问题,干部工作作风明显好转、干群关系更加和谐。
转变作风顺民意
该县认真贯彻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批示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先后制定完善县级领导工作周报制度、县级领导包抓重点工作制度、机关单位签到考勤制度、领导干部请销假制度、干部外出学习培训管理制度、机关单位值班制度、督促检查问责制度、公务用车管理制度、厉行节约制度等九项制度,建立健全从严管理干部、改进工作作风长效机制,以铁的纪律,从严管理干部。2013年,先后对25名违反工作纪律的干部进行了实名通报批评,对6名违反公车使用管理规定的干部实施了警示训诫,对一名临时工予以辞退。
厉行节约赢民心
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后,该县“三公经费”和办公费大幅下降。据统计,2013年1—11月份,全县“三公”经费及会议费总支出较上年同期下降24.2%。公务接待费下降22.7%,,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维护费较上年同期下降23.1%,因公出国(境)未发生费用支出;会议费支出较上年同期下降26.2%。会议少了,应酬少了,干部花在下基层、抓工作的时间上多了,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更加扎实,干群关系更加和谐。
帮扶解困为民生
作风变不变,关键看行动。该县以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为契机,深化推进“三问三解”活动,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深入村组社区、群众家中和项目建设现场,调查了解情况,协调解决问题,推动各项工作深入发展。截止目前,全县各级建立包抓联系点620个,科级以上领导联系服务群众1579名,为群众办实事、好事3000余件,收集群众反映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干部作风、党建工作、维稳等问题5大类14小类,征求意见建议236件次,查找存在问题14个,落实整改措施14个,健全完善规章制度6个。干部职工热爱、关心、发展岐山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履职尽责、服务群众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和谐发展的向心力进一步增强。
推动发展谋民利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该县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实行县级领导包抓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制度,组建包抓小组,蹲点调研、检查督办、指导工作、解决问题,全程跟踪负责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形成牵头抓总、推动落实的工作合力。2013年,该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1.9亿元,超额完成招商引资任务,成功引进我县近年来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投资20亿元的岐山普宁国际服装商贸产业园项目,开工率、投资额、完工率均创历史新高。预计2013年实现生产总值155.9亿元,同比增长14.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8亿元,同比增长30%;地方财政收入2.76亿元,同比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10636元,同比增长16.2%。先后荣获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百佳县、全省渭河综合治理先进县等18项中省荣誉,宝鸡市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农民工回乡创业示范县等27项市级荣誉,连续四年跻身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