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游县盯紧财政资金“钱袋子”,严肃财经纪律,强化监督管理,着力防止胡支乱花,在保证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的同时,在厉行节约、促进廉政建设方面取得明显成效。2013年,全县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三公经费”和会议费支出比上年压缩132.6万元,同比下降16.3%。
按照“单位开票、银行收款、收入直达、支出统管、收支脱钩”的思路和办法,建成电子化征缴机制,管好行政事业单位各类非税收入,杜绝坐收坐支、截留挪用。先后4次开展财政扶贫、财政专项资金等专项检查,查收违规资金27万元,清缴各类非税收入143万元,防止设立“小金库”。通过管住资金来路,让公家单位没有乱花的钱。
大力推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县、镇131个预算单位做到国库集中支付和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全覆盖”,同时强力推进公务卡结算,建立银行账户定期清理机制,让财政资金运行每一步都“有迹可查”,有力压缩胡支乱花发生的空间。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修订完善公务接待制度,严控接待支出。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启动实施电子化政府采购,全年采购规模5250万元,较上年增长168.8%,节约资金476万元,节支率8.9%。通过盯住资金去向,避免公共资金跑冒滴漏。
积极稳妥、分步实施,推进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启动17个县级部门预决算信息公开试点,占到县级部门总数的30%。通过公开信息,让财政资金晒在阳光下,提升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的透明度和社会公众对预算监督的参与度,释放强化预算约束的强烈信号,促使行政事业单位管好用好财政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