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党90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七一”重要讲话。讲话通篇体现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成立了新中国、实现了国富民强。现结合实际,浅谈在工作中如何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做好便民服务工作。
紫阳县北接汉滨区,南于四川万源接壤,境内汉江自西北至东南横贯全境,任河由西南向西北注入汉水,万山综错、河谷纵横、山大沟深、人稠民贫是个典型的山区县。如何进一步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强化办事效率,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一直以来是各级党委政府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去年以来我们通过前期的探索调研总结,通过整合行政资源,不断完善县、乡(镇)、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扩大覆盖面、改进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容,使便民服务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形成了以包组联户为主的紫阳便民服务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建立全面覆盖的服务网络。以综合政务大厅为重点、各部门便民服务大厅(窗口)为补充,建立完善县级便民服务网络。25个县直单位已建成便民服务大厅,县政务大厅正在积极筹建中。坚持便民服务中心和乡镇干部“包组联户”相结合,建立完善乡镇便民服务网络。21个乡镇已全面建成便民服务大厅,实行集中受理服务;1003名干部分别联系212个村,与740个组6.9万农户建立了包组联户关系,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3000多件。实行村级便民服务站和驻村代办员代办服务相结合,建立完善村级便民服务网络。采用分片代办和定时办理的形式,在村(居)委会办公室设立村级便民服务室(站),所有驻村干部和村干部为代办员,村干部以分片联组的形式为村民代办服务事项,每月固定办公日,由村干部和代办员在便民服务室(站)集中办公,处理代办事项,提供文化服务,解决矛盾纠纷,2010年信访量同比下降幅度达45%。
二是构建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根据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各层面特点和工作侧重点,县级便民服务实行“一厅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的运行机制。即:一个窗口受理、一人全程协办、一套制度规范、一本台账备案、一个机构监督。镇级便民服务主要采取“两个窗口并行”的运行机制。对外设办事接待和办事告知两个窗口,对内设农村综合、经济建设、社会事务、基础设施等综合服务平台,根据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随时增减服务平台和工作人员,实行内转外不转,在大厅设置查询机、显示屏、监督岗、意见箱等,方便群众查阅和监督。干部上门服务采取“一本民情薄、一本通讯录、一份承诺书、一册日志账、一张监督卡”的运行机制。实行一周一抽查、一周一汇报、一月一签审、一月一考核。即镇上成立专门考评办公室,每周随机抽取干部在机关大会上汇报工作情况,每月对工作日志进行鉴审,对工作情况进行考核,与绩效工资挂钩,并实行三个“一票否决”,即:入户率低于80%的,办理存在吃拿卡要等行为的,服务不到位造成集体上访的,当月绩效工资为零。村级便民服务主要实行“五个一”的运行机制。即:实行“一批代办员、一份明白纸、一张联系卡、一册管理账、一个监督牌”。所有村干部、包村干部为代办员,收集村民需办理事项,及时提供代办服务;印制服务指南明白纸,载明服务内容、所需材料、收费标准、联系电话等,建立村民与代办员的联系方式;完善登记表等管理台账,在便民服务室(站)或交通要道设立举报监督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三是拓展贴近基层的服务领域。注重从基层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出发,紧紧抓住农村社区建设的契机,适时拓展村级服务站服务内容,把服务职能从单一的办事服务转变到办理事务、政策咨询、信息提供、纠纷调处、健康卫生、文化生活等多个领域,在村便民服务站设立图书室、卫生室、娱乐室、广播室、健身场,成立器乐队、舞蹈队等,建立完善相关制度,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村民幸福指数,营造祥和安定的农村氛围。包组联户便民服务机制先后分别被《陕西日报》、中宣部《时事报告》刊物进行了专题报道,被《当代陕西》杂志总结为“群众工作的紫阳模式”。
“群众工作的紫阳模式”围绕主动走进群众,主动方便群众、主动为经济发展服务、主动为社会和谐稳定服务,让广大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党委政府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其成效显著,有力的推动了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下一步在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过程中我们将继续总结提高便民服务工作水平和质量,更好的实现全县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
文章来源:紫阳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