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汉阴县针对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廉政风险的防范,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能,推行“四项制度”,严把“四道关口”,全程预防工程项目实施中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为政府加强投资项目管理、提高投资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年来,开展政府投资工程决算审计监督项目75个,审计资金总额2.2亿元,审减投资额1372万元,审减率6.2%,提出合理化建议96条,促进有关部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4项。
一是实行标的预审制,严把工程预算关。以政府投资工程项目预算审计为突破口,制定出台了《汉阴县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实施办法》和《汉阴县政府投资项目预算审查暂行办法》,组建了以城建、计划、环保、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物价等部门为成员的联合审计监督工作组,对准备向社会公开招标的投资项目标的进行预审。依据定额和当地材料价格信息,对工程预算中存在的工程量计算、材料定价、定额高套、设计等技术性等错误进行审核把关,确保工程预算准确高效。
二是实行材料价格会审制,严把工程质量关。为避免材料价格虚高、以次充好,确保工程质量,该县组织中介机构、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召开集体审定会,会上由联合审计监督工作组协同有关部门对项目招投标中暂定价格材料以及经招投标的主要材料价格进行集体审价确定,全程公开透明,使材料价格合法合理,材料质量始终如一,避免了“材料腐败”,达到了各方都能接受、相互监督制约的效果。
三是实行跟踪审计制,严把工程变更关。以跟踪审计隐蔽工程和设计变更为重点,控制施工方在事中违规操作,重点跟踪审计监督隐蔽工程和设计变更的真实性,及时发现、纠正变更造价不实等问题,避免虚报、夸大、冒领工程资金问题发生。
四是实行“四方”核实制,严把工程决算关。在项目竣工决算时,坚持联合审计监督工作组、监理、业主、施工单位四方共同参与,重点核实合同内约定的工程量是否完成,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和隐蔽工程是否真实,核实有无超规模、超标准、挤占挪用建设资金、偷漏税费和滥发乱补现象,现场核实,当场签字认可,锁定工程总造价,从而构成投资项目完整的审计数据链。
文章来源:汉阴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