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作风建设,推进重点治理,强化示范点创建,注重矛盾化解,完善制度创新,加强队伍自身建设……回首2010年,镇坪县积极探索具有镇坪特点的反腐倡廉建设新路子,常规工作、亮点特色工作得到了新提高,实现了新突破。
作风建设工作取得新突破
组织开展了“热爱镇坪、建设镇坪”主题干部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有效解决了干部“责任心缺失、组织纪律涣散、群众观念淡薄、工作作风漂浮”等作风问题。从强化日常管理入手,针对干部存在的突出问题,出台了严禁干部工作日“走读”;严禁无故迟到早退;严禁在上班期间从事与公务无关的网上活动;严禁对内公务接待饮酒等“十严禁”和《禁止国家公务人员参与打牌赌博的纪律规定》,有针对性地纠正了干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不良现象。从严格监督检查入手,及时发现纠正干部作风问题,通报批评16个单位19人次,干部作风明显好转。从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入手,探索建立了绩效化管理、“一窗式”便民服务制度。
重点治理工作取得新突破
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制定下发了《国家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定期排查整治,及时纠正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部门自查纠正问题40个,县工治办发现整改问题14个,工程建设行为进一步规范。开展投资环境专项治理,认真落实办事公示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涉企检查收费备案制和责任追究制,集中开展了宣传月活动,10名部门主要领导与投资建设业主进行了电视访谈。50个部门单位开展了公开服务承诺,派驻投资环境监察室1个、派驻投资环境监察员4名,聘请义务监督员9名。查处影响投资环境案件4件,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开展教育及公路收费专项治理,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公路无“三乱”成果得到巩固。深入推进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对全县10乡镇所辖62个基层站所开展了民主评议,对41个行政执法、行政管理、公共服务单位集中开展了政风行风测评。
示范创建工作取得新突破
始终坚持抓典型、抓示范、抓引导,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的示范效应不断扩大,岗位廉政教育和廉情监测预警机制建设的示范作用明显加强,党务政务村务办事公开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进。全年建立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38个,廉政文化“六进”示范点11个(市级5个),岗位廉政教育示范点7个(市级4个),廉情监测预警机制示范点2个。建立规范化建设党务公开示范点5个、政务公开示范点22个、村务公开示范点39个、办事公开示范点19个,年底对全县50个政务公开、78个村务公开和35个办事公开规范化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验收,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办事公开验收合格数分为28个、43个、18个,合格率分别达56%、55%、51%。受理点题公开和依申请公开66件,公开答复66件,办理县长信箱2件。
信访案件工作取得新突破
巩固提升领导干部挂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成果,全面落实案件查审制度规定,推行办案协作区、案件主办人、公开审理、乡查县审、“一案双报告”制度和案件监督管理五项职能,用制度规范了办案工作行为,违纪违法案件得到严肃查处。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2件,同比下降116%;立案调查审理案件4件,同比增长75%,审结率100%。开展公开审理党纪案件1件,实现了公开审理案件零的突破。办案协作区办理信访案件4件,其中立案案件1件,实现了协作区办理立案案件零的突破。实施警示训诫8人,给予党政纪处分5人,对7名领导干部进行了责任追究,维护了党纪国法的严肃性。
制度创新工作取得新突破
全面落实了全省反腐倡廉新老五项制度,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廉政灶”制度扩大推行,制定了《镇坪县乡镇“廉政灶”公务接待管理试行办法》,乡镇公务接待费同比下降40%,有效降低了行政成本。坚持把78个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纳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范畴,与村两委会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制订印发了《镇坪县农村基层干部报酬管理暂行办法》,监委会主任报酬纳入财政正常预算,保证了监督作用的发挥。10名乡镇部门主要领导向县纪委全委会进行了述廉,对16名科级干部进行了任前廉政法规考试。进一步规范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五书两册”制度。在钟宝镇、水利局、城建局、林业局等单位探索开展了推行绩效化管理、“一窗式”服务制度试点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县委政府决定在全县试行。制定了《镇坪县国家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实现项目一个口子审批、一个部门主管,解决了多头管理、多头审批的问题。
自身建设工作取得新突破
认真落实了中纪委9号、10号文件精神,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增加县纪委监察局人员编制,全面落实了县纪委常委按正科级领导干部配备,监察局非党副局长配备到位,部分办公装备得到更新,有效地调动了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注重干部的教育管理和培训锻炼,干部队伍政治、业务素质和执纪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安排中省调训3批3人次,组织业务培训2期120余人次,从外单位抽调到委局锻炼4人。
文章来源:镇坪县住建局纪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