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针对基层处理信访问题“夹生饭”等诸多因素,导致越级访重复访不断增多、信访反映基层干部问题数量较大的实际,我们积极探索和创新镇、县、市三级复查复审机制,出台《安康市纪检监察重信重访复查复审暂行办法》,强化了各级处理信访问题的责任,有效破解了越级重复赴省进京上访居高不下的难题,维护了上访群众的合法权益,密切了党群干群的血肉联系,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同时也弥补了《控申条例》在制度设计上的缺陷。
一、热情受理重信重访案件,体现“耐心”
为了消除对重信重访的厌烦心理,找到打开重信重访案件的切入点,在办案实践中,我们要求接访人在热情受理群众重信重访时,体惜群众的心理期望,自觉做到“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把重信重访的原因摸准。在受理案件后,不论上访群众重信重访的次数多与少、不论上访群众反映的问题大与小、不论上访群众的态度好与坏,接访人员都要耐心询问反映问题的重点是什么、内心不服的原因是什么?并一一做好记录,为复查复审主办人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坚持把复查复审的承诺说清。为了增强重信重访群众对复查复审工作的认知感,我们要求主办人员向他们做出遵守办案纪律、严守办案程序、确保案件质量的庄严承诺。并与重信重访群众签订双向承诺书,承诺30日内反馈复查复审结论。同时还写明纪委监督举报电话,欢迎随时进行监督。如紫阳县高桥镇高桥社区退休医生屈某对他反映本镇书记刘某滥用职权等10余个问题,不服县纪委调查处理结果,要求市纪委复查复审,市纪委副书记李均亲自接待,并承诺对他反映的问题依纪依法进行复查复审,保证给一个满意答复。他深有感触地说,市纪委这样热情对待我这个十年的老上访户,我对解决好上访的问题充满了信心。
三是坚持把复查复审的责任夯实。为了防止“作秀”不做事的问题出现,我们明确规定,凡是市、县级纪委受理的复查复审案件,均要落实“四定、四包”责任,“四定”即定包案领导、定主办人、定任务、定时限要求,“四包”即包调查、包处理、包反馈、包息诉罢访工作。去年2月,市纪委召集县区纪委书记、监察局长,采取业务室联案、县区纪委常委包案的办法,交办了29件涉农的重信重访案件,5月底前,所有案件已全部案结事了、息诉罢访。
二、抓住复审复查关键环节,突出“细心”
复查复审的主要任务就是发现问题,完善证据,通过抓住“问、审、查”三个环节,在三个环节中突出“细心”。
一是询问原案主办人员,注意发现与上访群众的分歧点。在开展复查复审前,我们要求负责主办人员主动与下级纪委该案的主办人员联系沟通,询问其对重信重访群众不服问题的看法,找出造成意见分歧的症结,弄清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以便抓住主要矛盾,采取有效对策,掌握解决问题的主动权。2010年,汉滨区瀛湖镇响水沟村晏某不服区纪委对其举报的本村干部的调查处理结论,请求市纪委复查复审。市纪委复查复审人员向原办案人员和晏某分别进行了解,原办案人员认为问题已全部查清、责任人已处理到位,晏某认为村级财务没有清理、村干部截留扶贫资金问题没有完全查清,复查复审人员针对双方的分歧重点进行了审阅,认为晏某反映情况属实,立即安排人员对村财务进行了清理,发现村干部2006年以来将上级补助用于修水窖、修路、修水渠的扶贫资金30万元扶贫款截留全部用于村级公路建设。结果公布后,晏某认为事实清楚,对复查复审结论表示认可。
二是审阅原始案卷,注意发现调查处理中的可疑点。审阅原始案卷,是复查复审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环节。为此,要求负责复查复审的同志,在审阅原始案卷过程中,必须做到“三清楚”原则,即,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查没查到位要弄清,对取得的证据真实不真实要弄清,对办案的程序合不合法要弄清,通过审阅证据,以便去伪存真,从中发现可疑点,确定拾遗补缺的工作方案。2009年5月,市纪委在汉滨区村民张某不服她反映原市财政局副局长任某侵占房产、土地等问题的区纪委调查处理结论一案的复查复审中,发现区纪委从市国土局取得的一份新城办的文件复印件最后一页只有落款、时间和公章,无正文,存在更改嫌疑,复查复审人员通过进一步调查和调取原件进行比对,发现任某确实存在故意提供内容不全的文件复印件获取土地使用证的事实,确保该案通过复查复审后,做到事实清楚、处理恰当,维护了张某的合法权益。
三是调查补证,注意完善证据收集时的疏漏点。对以往办案调查取证存在不详实、不充分的问题,负责复查复审的同志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实地、深入群众,认真细致地收集物证、书证、人证,努力做到全面不留一丝缺陷、真实不留一丝遗憾,弥补以往工作的疏漏点。2011年10月13日,市纪委受理了汉阴县一村民吴代成对镇纪委处理所反映本村财务不公开、违规集资等问题的结果和对县纪委复查结论不服的重访案件。市纪委复审人员在认真阅卷、全面了解案情的基础上,先后两次深入镇、村,就其质疑的公路集资和救灾粮发放等重点问题进行了复审和延伸调查,进一步完善了相关的证据资料,详实的证据和和客观的事实表明县、镇纪委的处理结果是恰当的。2012年1月5日,市纪委向吴代成反馈了复审结论,吴代成表示心服口服。
三、做出重信重访问题结论,彰显“公心”
凡是重信重访的群众,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对他们反映的问题讨要一个公正的说法。为此,我们在作出复查复审问题结论时,始终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还上访群众一个“公道”,充分展现执纪为民的“公心”。
一是客观公正地做出复查复审结论。市县纪检监察机关在做出复查复审结论前,坚持认真听取主办人员介绍复查复审的基本情况、处理问题的初步意见,然后召开民主评审会,按照“事实清楚、程序合法、证据确凿”原则要求,做出本级调查终结结论,努力消灭“夹生饭”的弊端。三年多来,县区纪委在复查复审工作中,对乡镇纪委办理的39起案件结论进行了纠偏扶正;市纪委对县区纪委5起复查复审案件结论进行了纠偏扶正,有效地维护了复查复审结论的客观公正。
二是公开透明地组织复查复审听证。阳光信访最得民心。个别重信重访群众,对纪委做出的结论不信任、意见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怀疑少数人“暗箱操作”,想着法子糊弄人。为了取信于民,纠正少数上访群众的偏见,我们要求各级纪委在做出复杂复审的结论后,必须组织上访举报当事人、被举报的单位或个人、相关部门干部职工代表和包案领导等,召开听证会,由纪委案件主办人员向参会人员反馈复查复审的结论,广泛听大家的质询或意见,对提出的疑问一一做出回答。2010年初,紫阳县洞河镇红岩村52位村民对镇纪委调查处理其联名反映该村在村级道路、饮水工程、财务公开、移民资金等7个方面存在问题的结论不服,紫阳县纪委复查复审结论作出后,于2010年5月,由县纪委书记带领工作组到红岩村召开听证会,经过13个小时释义答辩,参会代表提出所有问题,均得到了满意回答,几个长达30余年的历史遗留问题也得到了妥善处理。
三是勇于复查复审升级,坚持层级分管。为了确保案件的质量,我们实行县区纪委和市纪委两级复查复审的制度,在县区纪委复查复审后,重信重访群众仍然不服的,提醒他们向市纪委可提出复查复审要求,由市纪委进行二级复查复审。三年来,凡是对乡镇纪委处理不服的,均由县区纪委进行了复查,凡是对县区纪委复查和处理不服的,均由市纪委进行了复审,收到了群众息诉罢访的良好效果。
四、着眼复查复审案件质量,保持“恒心”
复查复审工作矛盾复杂、政策性强、见效缓慢,必须持之以恒抓下去,才会使这项工作变难为易,落到实处,抓出实效。
一是坚持思想政策疏导,以理服人。对发泄私分闹访的、牟取私利缠访的、思想狭隘偏激的极个别人员,做到不歧视、不冷漠、不放弃,而是积极进行思想政策疏导,坚持以理服人,化解他们的思想疙瘩。汉滨区关家乡高青村五组村民魏某署名反映本乡原党委书记陈某在任乡长期间侵吞公款的违纪问题,区纪委调查了解后,认定魏某反映的问题失实,并做出了组织认定,但魏某不服,又越级到市纪委上访。市纪委对魏某反映的问题进行复查复审,仍维持汉滨区纪委的初核结论。魏某仍然不服,又多次到市纪委缠访。市纪委办案领导和主办人员不急不躁,通过讲政策规定、言诬告危害,使其认识到自己了错误,做了自我批评,表态不再缠访。
二是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以事服人。把重信重访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逐一落实,是息诉罢访的关键。为此,凡是涉及群众权益的事,不论事大事小,我们都逐一处理到位。如石泉县一村民唐某自2004年以来,多次反映自己土地被征用补偿未兑现以及本人退耕还林面积有误、退耕还林补助被克扣等问题,虽然办信人员已做了结论,由于其土地征用款补偿未到位,使这起很简单的问题成为久拖不决的上访案件。2009年底,市纪委对唐某反映的问题进行了复查复审,认为县纪委做出的结论无误。复查复审期间,市纪委信访室许主任到唐某家里了解情况,发现唐某居住的红十字会援建房尚未通电、通水,许主任积极督促县乡两级政府将唐国才土地补偿监督落实到位,又积极协调,为其安装了价值一万余元的太阳能发电设备、安装了自来水。2010年元月,市纪委反馈情况时,唐某对市纪委为他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的行为深受感动,表示再不上访。
三是严厉查处办信失察,以纪服人。为了强化办信办案人员的责任意识,防止工作敷衍塞责、马虎应付产生“夹生饭”, 导致重信重访屡禁不止的问题,我们制订了《责任追究制度》,对在首期办案或复查复审过程中,出现接访不热心、调查不严密、证据不完备、处理不到位、反馈不及时、程序不合法等,致使上访人屡诉屡访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创新三级复审复查工作机制,构筑了三道化解基层矛盾的防线,使我市赴省进京越级访重复访的数量由原来全省的前三位,下降到全省末位。据统计,复审复查工作机制自2007年实施以来,市本级纪检机关共接待群众来访272件,其中属于纪检监察范围内的重信重访191件,启动复查复审后经乡镇终结处理92件、县区复查终结86件、市纪委复审终结13件,经复查复审后,无一例赴省进京越级上访。今年初,贺国强、赵乐际、郭永平等几位领导对安康通过便民服务、入户下访排查、乡镇协作办案和重信重访复查复审四个环节防治基层干部腐败问题的作法给予充分肯定,并批示要求总结推广。
文章来源:安康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