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纪委监察局以开展机关作风整治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做到“四勤”,即脚勤、嘴勤、手勤、脑勤。牢固树立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形象。
一要“脚勤”,常出去、多调研。全县纪检监察干部自觉投身到“三包三联强基层,三问三解惠民生”主题实践活动中去,勤于走出去,沉下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切实解决群众的具体困难,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以改革创新精神,树立忧患意识和服务理念。今年5至8月,该县组织百名纪检监察干部下基层巡访,接受群众咨询1000余人次,收到信访问题62个,现场排查纠纷矛盾18起,现场解决问题28个,其余12个问题按信访程序进行受理。
二要“嘴勤”,常教育、多提醒。全县纪检监察干部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廉政谈话制度》,把纪委领导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谈话作为重点突出出来,采取集中或个别谈话的方式,深入细致地开展好任前廉政谈话、诫勉谈话和警示谈话活动,及时提醒督促他们严格执行中、省、市委和县委廉洁自律的规定。按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具体规定,广泛开展谈心活动,帮助党员干部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权力观、地位观,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党纪条规意识和党的宗旨意识,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要“手勤”,常动手、多总结。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勤于动手借鉴、善于动手积累党风党纪教育、规章制度建设、查办案件等方面好的做法。各室(中心)、各镇纪委、纪检组每年围绕工作实际,制定出台相关制度,认真总结经验,大张旗鼓地表彰和宣传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典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要“脑勤”,常钻研、勤思考。针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思考,积极探索解决矛盾与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紧紧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重点,常想工作落实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常思工作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之道,常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机制的创新之策,努力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拓展防治腐败工作领域,从权力观、利益观、道德观、群众观等深化反腐倡廉的真正内涵。今年1至10月,共撰写调研文章5篇,信息近百篇,各大媒体刊发50多篇,高质量地完成了调研和宣传任务,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
文章来源:紫阳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