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纠正损害企业利益的不正之风,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推进工业化进程,紫阳县下发《关于做好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工作的决定》,并出台了“六个一”保障机制,组织开展执法检查、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召开投资环境建设座谈会,以确保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
调研执法是前提。结合整个政风行风建设工作,对所有行政执法部门的履职情况,进行问卷测评,调查了解,及时掌握相关情况,为治理整顿投资环境做决策提供依据。县纪委监察局一方面对整个执法部门的执法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一方面组织人力对重点部门的相关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抽查检查,对在执法水平、执法程序以及政策尺度的把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责令相关部门及时纠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领导重视是关键。从县委政府班子到各级领导,都坚持把投资环境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中心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一是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明确加强投资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都要认真贯彻落实县上关于投资环境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要求;二是组织有关执法部门抓好普法教育、努力提高执依执政水平,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三是教育引导企业要学法、懂法、模范遵纪守法,争创一流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四是针对投资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召开各部门、各乡镇的主要领导,各外商投资企业负责人参加的投资环境建设座谈会,邀请县上四大班子的领导到会指导。对全县投资环境建设中存在的现状进行通报,各与会成员积极踊跃发言,为投资环境建设献计献策,县上主要领导提出相关要求,为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机制建设是保障。年初,县委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调整后,县纪委监察局立即上手,研究出台投资环境建设保障机制:一是建立一个机构主抓。成立以纪委书记为组长的投资环境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经贸局、项目办、监察局、物价局、财政局、纠风办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单位,负责投资环境保障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投诉受理等日常工作。二是落实一名领导挂联。每个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落实一名县纪委常委、纪委监察局室主任挂联,具体负责投资环境保障事宜,主动深入挂联单位了解掌握情况,加强与监督主管部门的联系,解决投资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制作一块牌子提示。在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单位醒目位置悬挂提示牌,提醒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纪律规定,严禁向工业企业和项目单位乱伸手、乱干预、乱检查、乱罚款、乱摊派等,规范行政和执法行为。四是实行一张表格备案。各职能部门到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单位检查工作或收费要事前在投资环境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填表审查报批(生产安全检查除外),检查结果要报县政府纠风办备案。五是确定一名信息员反馈。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单位确定一名信息员,对到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单位检查工作或收费的情况进行详细登记,每一季度通过电子邮箱向县纠风办反馈一次情况。六是开展一次测评排名。在年终组织召开一次由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相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对各职能部门在执法、管理、服务、收费等情况进行无记名打分测评,按满意程度排出涉企管理部门名次,纳入年终综合测评参考指数,并予以通报。
文章来源:紫阳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