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县在贯彻落实“八项规定”过程中,结合县委提出的狠刹“五股歪风”活动,在坚持和完善已有干部作风建设各项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起抓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确保了“八项规定”落地生根。
县级领导带头,推行封闭学习制度。建立起县委中心组封闭学习制度,定期学习中央及各级关于作风建设的各类文件。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县委全会、县纪委全会等,认真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实施意见”、市委狠刹“五股歪风”精神,要求县级领导带头落实改进工作作风各项规定,相互监督,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为全县党员干部作出表率。将改进工作作风纳入领导干部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与干部提拔任用和奖惩相挂钩。全县党政“一把手”向全县作出作风承诺,接受群众监督。
严格干部管理,推行干部去向指示制度。各镇、各部门均在办公区域醒目位置统一设立公示栏,将干部的姓名、职务(岗位)、办公地点、联系方式及当日去向及时向群众公开。32个镇和县级单位把干部照片、职务、工作职责、联系电话进行公示,实现党员干部公务活动公开化、透明化,彻底改变过去“人难找、事难办”的现象。
密切干群关系,推行工作民情日记制度。在落实“八项规定”,狠刹“五股歪风”活动中,县委向全县2300多名干部每人发放一本《民情日记簿》,要求县级领导联镇,科级干部包村,一般干部入户,当好民意调查员、政策宣传员、纠纷调解员、群众服务员、致富指导员,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如实记录,并积极解决。有力地督促了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对群众冷暖、诉求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有问题早发现、有矛盾早处理、有隐患早排查、有困难早帮扶。年末收回《民情日记簿》,将干部基层走访情况同年终勤、廉、效考核直接挂钩。
收集民情民意,推行民情信访直通车制度。调配专用车辆,在车辆显著位置标明“信访举报民情直通车”字样、单位名称和信访举报电话的标志牌,每天到镇村特别是矛盾突出的较边远镇村巡回接访,受理信访举报问题。在县党风廉政网开设“信访举报民情直通车”网络举报专区和信访举报电子邮箱,注明举报指南,方便群众网上举报。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直接向党委、政府反映问题,咨询政策。在各镇、部门及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设置“信访举报民情直通车”信箱,由县纪委信访室定期开箱收阅信件并核查处理。做到了群众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得到转办、查办、回复。
坚持随机抽查,实行明察暗访曝光制度。为确保作风建设落到实处,县纪委建立了每月不少于一次的常态化明查暗访制度。每次查访不提前通知单位,不影响单位的正常工作,主要通过拨打有关单位的咨询、投诉电话,随同办事、角色模拟、接受举报人举报投诉,现场查看等方式,深入部门、单位的办公场所、基层站所及办事窗口,随机查访或通过服务对象了解情况。以暗访为主、明查为辅,查找和发现是否有干部顶风违纪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情况,广泛深入地了解干部作风真实情况。在县电视台开设作风问题曝光台,对违反“八项规定”要求、“五股歪风”现象予以点名道姓曝光批评,并跟踪报道整改落实情况。
通过采取有力措施狠抓作风建设,确保了八项规定在平利落地生根。开年以来,以往需要两个整周开完的各类全县性会议,如今用了三个日就全部部署完毕。截止五一前,全县三公经费同比下降30%。国家公职人员操办酒席得到进一步规范。人们欣喜地看到:调研多了、陪同少了,效率高了、干劲足了,作风变了、人心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