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想让村民更大范围的享受移民搬迁政策,违规办理了补偿手续,没想到深陷囹圄。”2016年10月的一天,宁陕县纪委干部在县看守所对一名在押村干部进行回访时,这名昔日的村主任老泪纵横,悔恨不已。
打擦边球,借为群众办事的幌子搞微腐败,蚕食群众利益的问题近年来在基层层出不穷,面对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日趋隐蔽,规避监管手段不断翻新情况,2016年,宁陕围绕村组截留、挪用、非法占有集体资产,侵占集体林地等群众身边的“蝇贪”等群众最关心的问题,陆续开展村级财务核查、脱贫攻坚巡察、信访直通车线索排查活动,精准发力治“蝇贪”,11个镇纪委立案71件,查处了一批违纪问题,群众拍手称快。
“从严治党向基层向农村延伸,镇纪委回归主业加大执纪审查力度才是王道!”城关镇新当选的纪委书记王莉,在换届就职后对镇纪委工作是这样说的,任职后她也是这样做的。(2016年该镇立案13件、处分13人。)
2016年,宁陕县纪委借换届之际,配强镇纪委班子,配齐镇纪委书记、副书记和兼职委员,并按照硬件、软件“六有”标准,推动镇纪委业务工作规范化。目前,11个镇均设立一办两室(纪委办公室、信访接待室,谈话室),配齐相机、录音笔、打印机等必备的电子化办案设备,完善纪律审查补贴发放办法,将镇纪委书记、副书记的办案补贴纳入县纪委统一预算,与纪检监察业务工作考核挂钩,半年一考核一评定一兑现,11个镇在力量调配和后勤保障上基本实现了纪律审查工作优先。
针对新任镇纪委书记办案能力不足的的问题,该县纪委通过举办培训班对镇纪委书记和委员进行强化培训,从谈话笔录、调查取证、纪律审查文书等基本技能人手;为解决案件“质量不高”问题,该县将全县11个镇划分为3个办案协作区,县纪委常委分头包抓,3个纪检监察室负责对片区办案进行全方位业务指导;为解决执纪出口“标尺”不一的问题,将审理工作提前植入初核环节,对拟立案违纪问题进行预审。进一步落实“镇案县审”制度,严格从事实、证据、定性、量纪等方面把关,实现了县、镇两级纪委执纪“无缝”对接,破解了过去拍“苍蝇”存在的人员到位难、情面撇下难、素质提升难等问题;2016年以来,共处置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80件,立案57件,给予党政纪处分53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诫勉谈话和组织处理1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