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五个一”便民服务新模式促使基层社会更加稳定和谐
打印

    紫阳县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干部作风,创新服务方式,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于去年3月正式出台运行以“五个一”为主要内容的便民服务新模式,通过近年来的运行情况来看,此做法在基层社会稳定和谐中切实可行,成效显著,今上半年全县信访量同期相比下降46%

 

    一、具体做法

 

    全县各镇党委政府将在镇机关进行便民服务和保证正常上班的人员留足后,把富于的人员分成若干个工作组安排到各个村进行联村包组包户,与群众结对子交朋友,为他们排忧解愁,送科技,送信息,宣传政策,代办各类手续、证件,摸排化解矛盾纠纷,消除群众的疑虑,让群众安心抓发展。

 

    一是一户建立一张民情表。每位干部进村入组后负责包联80130户农户,在对村组情况熟悉了解后,采取调查走访,面对面交流等形式了解自己所包联群众农户的基本情况,结合“科学发展、升级晋档”工作建立农户信息民情档案,详细记录家庭人员结构,学历状况,经济收入,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等基本信息,做到对服务对象的底子清、对象准、情况明,为下一步提供优质服务和工作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二是一本通讯录便于沟通联络。在通讯录上印有包联镇、村干部、镇政府领导以及服务站所的电话号码,通讯录使包联领导干部主动联系群众安排沟通工作更加快捷,群众需要向领导干部以及落实惠农政策的窗口单位咨询或反馈信息也更加方便,更让政府领导和考评办干部抽查包联干部履行职责更加高效。小小通讯录使干部与群众,群众与干部的沟通交流不受时间,地理位置等方面的限制,缩小了时空差距,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办事效率。

 

    三是一份承若书明确工作任务。在镇村干部承若书上,明确承若8件事,一是一月最少与农户见一次面,将便民服务变为上门服务;二是协助群众办理各种证件;三是指导帮助农户发展产业,解决产业发展难题;四是解决纠纷,排除信访矛盾隐患;五是负责辖区内的安全监管;六是全面完成所包联辖区内的计划生育工作任务;七是完成所在村组的项目建设;八是确保农户惠农政策资金的到位落实。有了自己的工作承若使得包联干部工作任务更加清晰,责任更加明确,态度更加积极,服务更加热情。

 

    四是一张监督卡力促服务上水平。在给群众发放的监督卡上,印有联村包户干部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举报监督电话和纪委书记手机号码,便于群众投诉举报干部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问题,干部一言一行,思想状况,服务能力等方面都在接受服务对象全方位的监督,增强了干部主动服务,热情服务,善于思考,乐于学习,争创一流的工作责任感。

 

    五是一本便民服务日志保证工作落实有序。为每位包联干部印发的工作日志,要求干部每天填写,月底由考评办抽查核实,重点要求干部用于下乡填写登记群众反映需要解决的问题,什么时间解决的,怎么解决的,还有那些解决不了需要镇领导出面解决等方面的内容,使服务不断档,不欠账,快速有序推进,也使干部在边工作边学习中积累知识经验。

 

    二、多措并举保制度执行。

 

    一是抓考核确保制度执行。在出台“五个一”便民服务措施的同时,县委政府领导意识到要保证制度落实不走样,就必须设立监督考核机制,考核由各镇政府抽调资历深,工作经验丰富,人品正派的工作人员组成考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干部的出勤情况,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工作效率,从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一月一考核一通报,并要求考评工作人员以提醒,督促,指导工作为目的,不要仅仅为了通报而考核,要充分发挥考核促进工作的积极作用。

 

    二是加强后勤保障打造温馨工程。在要求干部全力以赴为群众服务的前提下,县委政府领导也对干部进行了人性化的考虑,针对干部走村串户,起早摸黑,风里去雨里来,加大后勤保障力度,筹措100多万元资金为联村干部每人购买了一个挎包,里面装有一把雨伞,一支电筒,一个笔记本,一双胶鞋,一个茶杯。同时,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拿出80万元,用于对当年考核合格的包联干部给予差旅费报销,大大的调动干部积极性。

 

    三是进行动员培训明确要求。为确保制度在落实过程中不出现差错,操作顺畅,不走弯路,要求各镇通知机关、社区、村干部专门就“五个一”便民服务措施的实施召开了宣传动员大会,明确工作纪律和要求,宣布奖惩措施办法,使其在具体工作操作中秩序不乱,方向不变。

 

    四是创新干部管理防止工作脱节。为避免镇干部在执行便民服务活动中,少数村干部不予积极配合或者工作不主动不积极的现象发生,镇考评办将村干也进行分片包联村、组、农户,与镇干部实行同工作同考核同奖惩,促使镇村干部的工作态度更加端正,工作措施更加扎实,工作配合更加密切,真正让镇村干部心往一起想,劲往一处使。

 

    五是开展干部教育增强服务热情。通过机关工作会,站所学习会议等机会对全体干部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下乡工作就是锻炼,处理解决问题就是学习,深入田间地头青山白云之间就是陶冶情操等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干部把工作看成是一种素质提高的机会,是一种生活享受平台,是一种回报家乡衣食父母的有效方式,达到干部用心用感情自发去工作的目的。

 

    六是编印政策手册使工作有章可循。县委政府有关部门针对部分惠农政策条款进行修改和调整,将有关政策法规文件搜集整理后,编印成册后发放给每位干部,避免歪嘴巴和尚念错经。

 

    三、取得的成效

 

   “五个一”便民服务措施围绕主动走进群众,主动为群众服务、主动为经济发展服务、主动为社会和谐稳定服务,让广大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政府为民服务的态度诚意,深受广大群众的一致称赞,其成效显著。

 

    一是干部服务意识增强。“五个一”便民服务措施实施后,广大党员干部感觉自己的工作量增加了,压力加大了,转变了观念,改进了工作方法,主动沉下身子,深入到群众当中摸清一线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把群众的要求和掌声作为第一信号,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做到了老百姓的话有人听,事有人办,难有人解,办事效率明显提高。

 

    二是干部作风得大有转变。以前那种“人难找、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推诿扯皮、办事拖拉的现象少了,主动服务的多了,被动接受的少了。当干部看到有群众主动到镇上来办事情时,生怕自己所包联的群众对他的工作不满意,不信任,有事情不找他,便主动接待老百姓询问需要办理的事项。同时,在“五个一”便民服务措施开展期间,干部大型学习讨论之风,针对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干部主动加强学习,熟练掌握各项农村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做到在其位,尽其心,负其责。主动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变群众跑路为我替群众跑路,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真正做到了让群众满意。

 

    三是干群关系得到改善。“有困难、找干部,打电话、真方便!”这是“五个一”便民服务措施的真实写照。以前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经常是人难找、事难办、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在开展“五个一”便民服务措施活动后,由于实行24小时干部服务制度,群众可以直接通过手机或电话这种便捷的形式向干部反映需要办理的事情和进行咨询,干部就会在第一时间为其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做到件件有交待、事事有回音。党员干部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交口称赞,搭建起了干部群众的“连心桥”,有力地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

 

    四是农村实现和谐稳定发展。在“五个一”便民服务活动开展中,各位镇村干部纷纷争做农民冷暖的第一知情人,农村稳定的第一责任人,农民致富的第一带路人,成了群众的“贴心人”,有效地化解了社会矛盾。城关信访办主任王寿林介绍说“由于干部主动上门与群众沟通的多了,越级上访的少了,到县上镇上找主要领导的少了,互相帮助的多了,打架斗殴的少了,共谋富裕的多了,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五是促使政府职能转变。从为群众“引一次路、办一个证、盖一个章、签一个字,说一句话”的简单事,到帮助“申请救助、医疗报销、调处纠纷”等麻烦事,包联干部诚心为民办事,全意为民服务,坚持上群众家门 “免费代办”,促进了镇政府职能由“行政管理型”向“优质服务型”的转变。现在群众办事只要说句话或者打个电话,包联干部就会告诉需要哪些资料,怎么办理,找那个办理,甚至有时群众不到场干部就会把事情办好,真正让群众得了实惠。如今在紫阳县“群众动嘴,干部跑腿”的干部服务的现象已经蔚然成风。

文章来源:二室供稿


上一条: 宁陕县深化民主评议推动政风行风建设
下一条: 旬阳县严把“三道关口”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