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面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群众维护自身权益意识的逐步提升,各类信访突出问题易发多发,处理不好,就容易形成缠访、闹访或越级访。
平利县结合“创先争优”“三问三解”活动,以转变干部作风为抓手,大力推行“民情信访巡查制度”,有效地把群众矛盾化解在本村、本镇,融洽干群关系,维护了社会稳定。
“民情信访巡查制度”简单地说,就是由各镇纪委牵头,综治、司法、民政、农业等相关站所配合,组成联合巡查组,巡回村组农户,开展“三问三解”活动,现场收集群众的信访诉求,对现场能解决的矛盾纠纷、群众诉求,现场立即解决,因条件不成熟,无法及时解决的,整理形成民情报告单,报镇党委、政府集体解决,坚决把群众的信访诉求解决好,维护好。
“不是共产党,我娃要打一辈子光棍呀!”城关镇五峰村村民张忠和对前来给他办理廉租房入住手续的房管局工作人员激动地说。据了解,去年9月,城关镇巡查组在该镇五峰村巡查时,收集到该村住户李和平要求为其子李渭解决廉租房的请求。经核实,李和平居住在棚户区,房屋急需改造,其子李渭因无房,近四十岁了还未成家,得知这一情况后,县纪委立即协调房管局为李渭办理了廉租房入住手续,得以搬进新房居住。
为避免信访巡查流于形式,最大限度发挥巡查组的综合效应,该县还推出了“四个一”的巡查模式。即一张民情联系卡、一本民情日记、一份民情报告单、一张民情提示卡。巡查组每名成员随身携带一张便民联系卡,联系卡正面印有巡查组的职责职能,背面印有干部姓名、单位职务及手机号码,随时方便群众反映问题,有事一个电话就能联系想要找的人。巡查组在开展巡查恳谈时,要求做好民情日记,对群众冷暖、需求做到“随手记录”。民情日记每月底集中审查一次,按照一般干部由站所负责人审核;站所负责人由分管领导审核;班子成员由主要领导审核的梯次逐级审核,副科级以上干部的民情日志每年报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审查。各镇还将月初将信访巡查重点任务形成提示卡,发放到干部手中,明确工作标准、办理时限及注意事项,使信访巡查更有针对性。
“民情信访巡查制度”推行以来,干部通过与群众经常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接触,群众遇到的实际问题,可以足不出户就直接向干部反映,寻求解决。这一制度的推行,有效化解了信访苗头,让干群关系“如鱼得水”。据统计,2010年来,全县信访总量分别下降了16.7%和25.1%;重复访分别下降27.1%、33.6%;集体访分别下降28.5%和45.3%,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干群关系和谐。
文章来源:平利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