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皋:便民服务增进党群干群鱼水情
打印

岚皋县按照“整合资源、建立窗口、完善机制、规范运行”的总体要求,完善便民服务网络,创新便民服务载体,将便民服务功能前置化、规范化、系统化,促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为民办事,在便民服务中密切了党群干群“鱼水情”。

建立三级网络,力促便民服务无缝隙。坚持以提高为民服务质量、促进城乡和谐稳定为目标,整合资源,统筹职能,积极建立县、镇、村(社区)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努力实现便民服务体系全覆盖。县直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设立便民服务窗口,将办理事项、办理程序、办理时间、收费依据和收费标准公开,实行阳光操作;镇办设立便民服务综合大厅,分类设置服务岗位和服务窗口,对管辖权限内的服务事项实行一厅式办公、一窗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依托村(社区)活动场所成立便民服务室,实行“三委”班子成员每旬集中办公,做好政策宣传、情况摸底、上下联络、代办协办等工作。全县共建立县直服务窗口40个,镇办综合服务大厅17个,村(社区)服务室194个。

丰富三项载体,实现便民服务零距离。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大力开展“星级示范服务窗口”创建活动,普遍推行公开服务事项、工作流程、办结时限制度,公示服务标准。采取佩戴党徽、服务卡和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亮出党员身份,亮明岗位责任,努力在改进作风、提升质量、规范管理、优化环境中增强为民服务;领导干部结合“三联共建”、“三问三解”等活动,深入开展以全局抓项目、全局抓企业、全局抓招商、全局抓旅游、全局抓三创为主要内容的“五个全局抓”活动,认真落实镇办班子成员包村制度;机关干部结合以“双千包抓”(千名干部抓项目抓招商抓企业、千名干部抓产业抓创业)和“双千帮扶”(千名干部送温暖、千名老板献爱心)为载体,严格落实干部包户工作责任制,建立联系群众信息档案,制定发放办事指南和对口联系“明白卡”,方便群众办事查询和对口联络,提高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全县共选派583名科级领导、1179名机关干部参与包抓活动,1535名党员干部帮扶1304名困难农户和243名困难职工,镇办班子成员分片包抓194个村和社区;累计走访慰问群众4万余人次,代办各类证件1万多本,投入帮扶资金2200余万元,为群众办实事5000余件。

完善三项制度,确保便民服务实打实。一是健全日常工作制度,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办事公开、限时办结、责任追究、投诉举报、带班值班六项日常工作制度。镇办综合服务大厅由1名班子成员兼任中心主任,至少调配4名以上干部驻地开展工作,实行领导周末节假日带班和工作人员轮班轮休等制度。村(社区)便民服务室每周至少3天有村(社区)干部在便民服务室开展工作,实行村(社区)“三委”班子成员每旬集中办公制度,确保群众办事时时有人接待、事事有人负责、件件都有结果。二是建立便民服务“五个一”制度,所有包联干部必须每人有一本服务指南、一张服务监督卡、一本服务通讯录、一份服务承诺书和一本工作纪实,切实做到与对口服务群众无事常联络、有事勤跑路,确保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三是建立问效督查制度,开通便民服务效能举报电话,在综合服务大厅和便民服务室设立监督意见箱,自觉接受监督,并定期组织群众开展便民服务满意度调查,严格问责问效,努力营造人人讲效能、处处抓效能、事事高效能的良好氛围。


上一条:平利县四项措施促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落实到位
下一条:紫阳:着力围绕“六大方面”开展“创争出”活动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