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从宁陕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传来喜讯,在县人大代表对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及省市驻宁单位民主测评中,县监察局位居前茅,荣获宁陕县人大常委会授予的2013年度“人民满意单位”称号。据悉,这是该局连续两年蝉联此项荣誉。
2013年,宁陕县监察局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省廉政工作会议精神,以“创争出”活动为引领,主动作为,认真履职,切实转变机关作风,坚决惩治腐败,加强监督检查,积极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为建设美丽宁陕提供了有力保证。
该局紧紧围绕中央八项规定和县委十项规定的贯彻落实,不断深化干部作风建设,全年共开展“五股歪风”专项检查43次,提出整改意见17条。查处作风方面的案件7起,给予党政纪处分9人,警示训诫44人。在抓好干部作风监督检查的同时,注重建立干部作风管理长效机制,健全完善干部管理和监督措施。
将查办案件作为反腐败的有力手段,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违法违纪案件。2013年共受理范围内来信来访和电话举报案件46件,初核46件,其中信访了结19件,立案查处27件,给予党政纪处分31人(其中科级干部13人、一般干部4人、农村党员干部14人,开除党籍或公职7人、撤职以上处分3人),收缴违纪资金70余万元,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坚持和完善领导挂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共受理群众点名接访168件,办结160件。对群众关注的网络舆论事件和案件主动跟进,及时介入调查,对有关领导干部公款出国旅游案件进行了严肃处理,给予撤职处分2人、党内警告和行政记过处分2人、行政记大过处分2人。
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筑牢用权防线。52个单位984名党员干部到党校基地接受了学习教育;以县看守所为依托,打造领导干部警示教育课堂,23个单位458名干部职工到基地接受了警示教育。开展了廉政文化精品创作征集活动,广大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参与,创作了一批主题鲜明、创意新颖的优秀廉政文化作品。继续深化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加强廉政文化示范点建设,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增强廉洁意识。围绕反腐倡廉“十四项制度”,结合实际抓好巩固和深化。全面推行“镇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全县12个镇除城关镇外全部建成了“廉政灶”,公务接待费用大幅下降,基层负担明显减轻。注重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考试的结果运用,对2名廉政法规考试不合格的干部建议县委暂缓任用。健全完善向重点项目派驻监察室制度,加强对5个派驻监察室的管理和业务指导,保证政府资金的合理使用。坚持抓好了廉政鉴定、任前廉政法规考试、廉政谈话、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的贯彻落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
制定了《宁陕县重点工作督查纪律规定》,对各级各部门贯彻落实县委《关于加快循环发展,建设美丽宁陕的意见》以及重点项目、民生工程、涉农补贴等方面开展了专项督查。继续抓好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191个工程建设和政府采购项目备案率100%,涉及资金3.48亿元。开展“吃空饷”专项治理,查处“吃空饷”典型案例1件、开除公职1人。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违规车辆全部处理到位,公务用车管理进一步规范。开展违规借贷问题专项治理,共排查公职人员1530人。制定了《宁陕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监督办法》,对事业单位及其他公开招考实行全程监督,全年面向社会招考事业单位及其他工作人员共5批次138人,报考人数达700余人,无一例因监督不到位而引发的信访。深入开展投资环境建设专项整治活动,对新场镇建设村干部阻工案进行了严肃处理,保障国家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协调法院和质监部门妥善化解了宏锦达、鑫裕两家铁矿行政处罚争议,为企业减轻负担近5万元。
从局班子成员入手,制定了《县纪委监察局领导班子改进工作作风暂行办法》,出台12项措施改进作风。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县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管理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镇级纪检组织建设的意见》,全面推行纪检干部“上挂学习、考核评价、调查研究、业务培训、协作办案”五项管理制度,纪检干部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开展基层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向县纪委常委会述职活动,增强了纪检干部履行职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纪检监察系统深入开展“创争出”活动,有效地促进了纪检监察整体工作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