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陕西省旬阳县效能办及作风转变年活动办公室开展集中整治“庸懒散慢”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采取“五抓”强化效能措施,努力推动集中整治“庸懒散贪”工作深入开展。
抓“舆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坚持“活动推进,舆论先行”的工作方针,在县电视台开设集中整治专项工作电视新闻专栏,及时曝光“庸懒散慢”现象,并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定期发达名言警句、警示案例等信息各单位“一把手”,督促其抓好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同时还利用 县政务网、廉政网等媒体刊登报道本县专项工作开展情况新闻。截止目前,县“作风办”编印简报15期,县电视台报道专项新闻9篇。
抓整改。对通过座谈、民主生活会、发放调查问卷、设立工作意见箱等形式,广泛征求的意见,按照“一类一策”、“一事一案”办法,逐类逐条制定整改措施,建立了整改台账,明确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问题、谁来解决问题、什么时候解决问题、把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列出整改明细表,推行整改“倒计时”,坚持做到“四整改”,即对共性问题,统一制定措施,反馈到各单位,共同整改;对涉及多个单位的问题,多方联动,协调配合,合力整改;对个性问题,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制定措施,专项整改;对党员干部个人问题,由自己制定措施,报经单位领导督促落实,及时整改。目前,全县各单位整改责任夯实到位,整改方案切实可行,意见建议整改落实率达71%。
抓“严查严纠”,对“庸懒散慢”零容忍。紧紧围绕“五条纪律规定”、“十二个严禁”要求,采取明察暗访、电话随访、随机抽查、督促检查的灵活方式,领导小组抓部署、检查指导组抓督导、明察暗访组抓严查的办法,加强经常性督查和阶段性检查,加大对执行纪律情况的检查力度,共向13个单位发出党风廉政责任书13份,印发督查通报2期,通报批评21人次,警示训诫22人次,党政纪处分6人次,纠正了一些问题,警示了一批干部。
抓办实事。把开展活动的归宿放在民生保障、办好惠民实事上,要求联村单位、联户干部定期深入联系点,包抓一个村、争取一个发展项目、挂联一个服务对象、帮扶二至三户贫困户,送法律、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当好政策宣传员、科技传播员、矛盾化解员、服务代办员、文明新风倡导员。全县34名县级领导联系22个镇、挂联34个贫困村,114个单位部门包联93个村,5100名党员干部与9600名困难群众和产业大户结对帮扶,发放《连心卡》9600份,落实发展项目1100个,解决实际困难4350件,化解矛盾纠纷261起。
抓建章立制。坚持解决实际问题与创新完善制度机制并重,使干部作风由“强制要求”转变为“自觉执行”。在网络舆情处理方面,从组织领导、监测预警、查处纠正、舆情回应、评估分析、责任追究等六个方面明确了处理流程和具体工作措施,制定了《旬阳县反腐倡廉网络舆情联动应急处理办法》和《舆情处理预案》;在纪检案件办理、畅通举报信访渠道工作中,修订了《纪检监察案件监督管理“五四”负责工作制》和协作区查办案件制度;在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从管住吃喝、节制娱乐、严管公车、规范考察、精简会议入手,制定了《关于严肃纪律改进作风五条纪律规定》和《转变干部作风十二个严禁》;在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中,形成了组织重点监督、干部互动监督、引入群众监督、自我管理约束的“四位一体”监督机制;在服务群众、方便办事方面,县上成立便民服务大厅、乡镇组建便民服务中心、村级设立便民服务室,修订完善便民服务3个规范性文件。同时,坚持不懈的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八项制度”,建立健全纪律规定、问责制度、请销假制度、绩效考评制度、作风评比制度等,让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