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皋:“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的“实践”调查
打印

2014年末至今年初,对于岚皋来说,的确属于不平凡的日子。前后两三个月里,岚皋的“党政一把手五个不直接分管”和“纪检监察机构统派直管”制度以及“干部群众多见面常联系”机制,频频亮相《人民日报》及新华社刊物,引起各级关注,中纪委组织部专程赴岚皋调研并给予肯定。

那么,这三项制度是否是孤立的存在,它们之间有没有联系?如果有联系,又有哪些联系?对于这个问题,岚皋县委书记周康成给出了说法,他说:“我们创新推出的这三项制度,并非单个的孤立存在,而是一套组合拳,它们的有机串联,便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岚皋实践’”。

稀释决策权,矛头直指“一把手”——党政主要领导五个不直接分管

“一把手”掌握着大量的人、财、物的决策权。因此,防止“一把手”腐败,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关键和重点。为此,岚皋从2014年2月开始,实行党政主要领导关于人财物的五个不直接分管,以最大程度稀释决策权。

这五个不直接分管是指:党政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财务、干部人事、工程项目建设、物资采购及资产处置、行政审批,只负责宏观管理监督,相应工作下放到各个副职。

那么,一把手不直管人财物后管啥呢?“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一把手从权力的迷宫中走出来,从而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抓主业、定方向、谋全局。”县纪委书记唐培安说。

城关镇党委书记郑世建,之前是县交通局长。“县交通局是最早实行这一制度的”,他说:“我当交通局长时,最多一年启动47条通村水泥路,每条路都涉及数百上千万资金,如果每笔开支都要我签字,那就没有时间去争取项目了。”

县农业局局长黄小白提起这如释重负,他说:“这个制度实行的好,毕竟无论是项目审批还是财务支出,副职都比我们更清楚,这样,我就有更多时间去抓现代农业园区了,一把手重视效果不一样,否则每天就只够签字看文件。”

“这样一来,凡事知道的人多了,透明度增强了,副职的积极性也起来了。”溢河镇纪委书记马大军对笔者说。

为防止权力下放后腐败下沉,也为了防止“一把手”把不直接分管当成“不管”、“放大水船”,岚皋规定“二把手”负责除必须遵循相关财务、人事、工程审批流程外,凡涉及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点项目建设和大额资金的使用,除需要紧急处置的突发事件外,必须由党委(党组)会议集体讨论决定,重要事项实行投票表决,党政主要领导对集体讨论决策的事项不事先定调子,不事先表态,本地本部门人财物等方面出现违纪违规问题后,仍追究党政主要领导责任。

来自该县财政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全县“三公”经费同比下降30%,50个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节约资金600余万元,节约率达6%,高于前年同额度节约率3个百分点。

增强监督权,锻造执纪“铁拳头”——县直纪检监察机构统派直管

纪检监察机构是专门从事纪律检查监督的机构。然而,很多年以来,由于工资、人事、考核等,都受“同体监督”的制约,许多部门纪委纪检组却怎么也“专”不起来。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变同体监督为异体监督。”县委书记周康成说:“一把手五个不直接分管后,从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把手和副职互相监督的态势,而此时还必须增强纪检监察机构的专门监督,廉政建设才会大大增强。”

为此,岚皋自2014年3月起,将27个县直部门纪委书记(纪检组长)的工作经费、工资待遇、考核奖惩,全部划归县纪委直管,按照“关联度相对较大、工作量大体平衡”的原则,分别设置党群、政府综合、农口、文卫、公交财贸5个派出(驻)纪工委监察分局,指定地点集中办公。各纪委书记(纪检组长),不再分管原单位的业务工作。

“统派直管实行后,由于我们的工资福利等等都不属于原单位管,所以腰板硬了,说话有底气了,单位也更重视我们的监督。”党群系统纪工委监察分局负责人钟昌斌说。

“现在工作彻底专起来了,主业就是执纪办案和监督检查,去年我们办了15起案子,原来有的系统几个单位几年都办不到一个案子。”文卫系统纪工委负责人苏贤友说。

据了解,各纪工委监察分局积极探索创新,主要通过驻点巡查、制度审查、专项检查、集体谈话、个别约谈、联席会议、实地走访等多种方式开展工作,加强对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权力运行的重点监督和经常性监督,形成“铁拳头”。

据统计,2014年,全县5个系统纪工委监察分局累计开展各类廉政教育活动20余场次,监督检查“三重一大”事项30余批次,初核各类案件线索24件,立案11件,配合县纪委办案20余件。全县2014年纪检监察初核、立案、结案和处分人数分别同比增长了77%、67%、69%和38%。

提升服务力,增强干群“鱼水情”——干部群众“多见面常联系”

“随着黄粮国税成为历史以及信息通讯的方便,干部与群众变得可见面、可不见面、可联系、可不联系。久而久之,干部的群众观念淡薄了,群众的组织意识淡化了,加上本来外出打工的多,村上想开个会都找不到人。”蔺河镇党委书记刘红芳说,干部群众“多见面常联系”像一场及时雨。

刘红芳说的干部群众“多见面常联系”是指的岚皋县去年7月份以来实施的一项群众工作机制,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变“坐等群众上门”为“主动跟进服务”,将“联系服务群众”,纳入“制度刚性要求”,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在实行党政主要领导五个不直接分管,纪检监察机构统派直管后,我们再推行干部群众多见面常联系机制,就是为了让干部不仅廉洁而且为民,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增强干群之间的‘鱼水情’。”周康成说,服务群众,促进发展,才是最终目的。

为此,该县夯实了三级包联责任,建立了全县所有公职人员联村包户工作责任制,包括每名干部包挂1户以上贫特困户或产业大户,每名医务工作者包联1户以上老弱病残户,每名教职工包联1位以上留守儿童,负责帮助包联户衣食住行及发展等。

该县对干部群众多见面常联系出台“硬杠子”,要求每名干部每季度必须到户一次,每个月不低于两次电话联系,并全面推行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实行“一厅式办公,一站式服务”,对干部包联及与群众“多见面常联系”工作,实行县镇村“三级评议”。

蔺河镇和平村曾是全县出了名的上访村,产业更是“一毛不拔”。如今在干部群众多见面常联系机制推动下,一年多来不仅没一起上访,去年以来还累计发展魔芋、烤烟、泡桐等1000余亩。

据统计,自“多见面常联系”工作开展以来,岚皋县4500余名县镇机关及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共包联42000余户群众,到户见面140余万次,帮助群众办实事8000余件,协办各类事项2.5万件,调处矛盾纠纷15000件,培育产业大户1400个。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岚皋,正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新常态的春风里,探索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大道。


上一条:安康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利用与保护科科长袁敏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
下一条:镇坪“3+5”模式落实党委主体责任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