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以来,紫阳县纪委监察通过开展“点名接访顺民意”、“真情下访促和谐”、“包组入户巡访行”等不同主题的下访巡访活动,使各类社会矛盾有效地化解在身边,有力地促进了基层的和谐稳定。全县的信访总量连续三年呈大幅度下降态势,2010年同比下降幅度达45%。
一是推行划区包干,实现巡访工作全覆盖。实行县纪委常委包片、科室包部门、乡镇及重点村组的巡访指导;各乡镇纪委建立巡访工作机制,细致划分包组入户巡访责任区,强化责任落实;乡镇主要领导、纪委书记不定期开展“镇村巡访”,深入矛盾突出、信访量较多的村组,突出巡访影响大、调处难、涉及面广的老难信访问题,相关职能站所密切配合随同寻访;乡镇副职领导每月开展一次“村组(社区)巡访”,在责任区牵头组织当地村、组、街道办事处现场办理信访事项,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乡镇干部每周至少一次到所包的责任区进村入户开展“院户巡访”,除现场办理有关信访事项外,重点了解社情民意,把握信访动态,并及时反馈信访信息。
二是坚持“三带三送”,架好党群关系连心桥。“三送”,即把党委、政府发展经济的重大决策、强农惠农政策的送下去,当好政策落实的“宣传员”;把党纪条规、信访法规和全县反腐倡廉形势送下去,当好廉政教育的“辅导员”;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下去,带着真挚的感情与群众交流,当好为民解困的“代办员”。“三带”即将基层干群的呼声和需求带上来,当好社情民意的“传递员”;将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廉政状况、基层组织执行方针政策、党纪法规情况带上来,当好勤政廉政的“监督员”;将当前突出的矛盾纠纷和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带上来,当好促进和谐的“协调员 ”。洞河镇红岩村由于移民问题,近年来多次上访省市,去年镇纪委将此情况向纪委反映汇报后,县纪委主要领导带领相关部门到该村进行了走访调查后,通过宣讲政策,做思想工作,化解遗留问题一举将此起常年上访的案件进行了化解。同时、现场移民局和镇政府领导表示将继续为该村产业建设和基础建设扶持,村上的群众从此安心生产不在上访了。
三是推行“四定一包”,即定责任领导、定责任单位、定包责任人、定结案时间、包问题解决,对重点案件实行挂牌督办。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干部每季度深入到联系片区开展纪监巡访工作 ,及时摸排不稳定因素,收集违纪案件线索,处理突出问题,确保疑难信访查办到位,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
文章来源:紫阳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