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郑县2010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突出十个注重,彰显重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序推进。
1、注重廉政教育,增强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在各级领导干部中进行了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廉政准则》的学习培训,组织全县1027名科级以上干部参加了学习《廉政准则》知识测试。二是开展廉政综合示范点创建工作。建立了以城关镇机关、县农业局等廉政文化'六进"示范单位和廉政教育综合示范单位。三是紧扣重点行业开展警示教育。在卫生、金融、水利等重点行业中开展预防职务犯罪、预防失职渎职为主题的“双防”警示教育,引导干部自觉做到廉洁自律,认真履职尽责。四是狠抓《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政若干规定》、《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和《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等纪律规定的学习和宣传。
2、注重作风建设,提升工作水平。按照市委要求,认真开展干部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活动,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国家公职人员参与赌博活动的处理办法》、《关于国家公职人员“八个严禁”的规定》、《关于制止干部“走读”的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投资发展环境建设的意见》、《南郑县公务接待暂行办法》、《南郑县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南郑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履职监督的暂行办法》等11项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制度。为提高制度的执行力,抽调专人成立明察暗访组,严肃处理了违反纪律的人和事。注重示范引领,推出了“郭滩经验”。
3、注重监督检查,保障财政资金安全。加强了对财政投资、政府投资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制定出台了《南郑县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管理、资金监管、项目审计和监督检查实施办法(试行)》,明确了计划、财政、审计、监察等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建立了对项目立项审批、实施过程、资金使用、竣工审计验收等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机制,深化了工程建设领域的专项治理工作。此外,我县还对工程建设招投标、国有土地使用权和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政府集中采购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4、注重党内监督,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一是加强了对各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诫勉谈话、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在全县科级领导干部中推行了廉政承诺、廉政培训、廉政提醒谈话、年度述职测评等制度,建立了全县所有科级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加强了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二是认真推行了党政主要领导向县纪委全委会述勤述廉制度。今年有4名乡镇和部门主要领导向县纪委全委会述勤述廉,较好地发挥了纪委全委会的集体监督作用。三是全面推行了党务公开制度,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在全县深入开展党务公开的实施方案》,采取抓点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办法,稳步推行了党务公开工作。
5、注重廉洁自律,认真落实《廉政准则》。狠抓了厉行节约八项要求通知精神的贯彻落实,全县厉行节约压缩行政开支治理成效明显。开展了公车清理、小金库治理、因公出国出境人员等清理工作。会议费支出比去年减少20%;没有发现违规出国出境和公费旅游问题;全县党政机关行政经费支出比去年减少155万元,节约率19.9%,党政机关厉行节约的有关规定得到较好执行。加大了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力度,对21名领导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
6、注重专项治理,开展源头治腐。一是紧紧抓住解决突出问题、查处违规违纪案件、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三个重点,扎实开展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建立了参与招投标企业的诚信档案、廉政档案和招投标企业行贿档案查询系统,对全县有重点建设项目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具有3级以上资质的企业法人、项目经理进行了法律法规培训、党风廉政和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实行了项目建设双方与监督部门签订廉政承诺书制度。在重点项目建设中实行了“项目公示制、项目指挥部制、领导包抓制、部门负责制”等四项制度。
7、注重政务公开,实现阳光政务。继续深化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精简,开展了第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县本级行政审批事项64项、调整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9项,依据法律法规增设行政审批事项24项。县纪委监察局抽调2名干部常驻政务服务中心开展行政监察和效能督查,推行首问负责、服务承诺、限时办结、联合审批等行之有效的制度,促进了依法行政,规范了服务行为。加大了对村务、政务、事务公开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坚持在每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对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落实“四公开”的情况进行一次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公开形式不规范、内容不全面的单位,及时予以纠正解决,推动了公开工作的落实。
8、注重纠风治乱,保护群众利益。按照省市要求,结合行风建设,积极开展“人民满意基层站所”和“人民满意窗口单位”创建活动,加大对教育收费、医疗购销、公路三乱、农民负担等工作的专项治理,强化了食品、药品的安全专项治理,严厉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的行为,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扎实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和服务对象,认真开展对重点评议部门和重点督导部门的民主评议。组织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了市纠风办、市广播电台主办的“行风热线”,现场解答群众提问,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坚持把灾后重建项目资金、灾民建房补助资金、“两免一补”资金、粮食直补资金、良种补贴资金、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资金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落实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狠抓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
9、注重村级管理,推进基层廉政建设。推行了村级财务由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双审双签”制度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委托代理制,切实加强了对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的监督管理。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中推行了村两委、基层站所负责人“双述双评”制度(述职述廉和民主测评、民主评议),较好地解决了基层站所监督难的问题,提高了基层站所政风行风建设水平。加强了村民监督委员会的建设,有力地提高了村级组织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水平。
10、注重案件查处,发挥案件治本作用。今年3月,县纪委监察局抽调机关15名干部组成6个调查组,认真开展信访集中排查活动和信访积案清理活动,对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尤其是缠访、重访问题进行了集中调查核实,使一批重信重访和信访积案得到了及时解决,也为纪检监察案件查办工作提供了案源线索。截止11月底,全县共初核案件67件,立案查处42件,给予党政纪处分62人,其中科级领导11人,挽回经济损失31.62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立案查处案件数上升了13.5 %,给予党政纪处分人数上升了40%,案件查办工作实现了新突破。
文章来源:南郑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