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县纪委加强舆论监督拓宽监督途径
打印

群众监督是构建权力监督机制的重要环节,是由人民大众以普通公民身份参与管理国家的一种方式,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领导干部的职责履行怎么样,作风好不好,有没有工作实绩,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勉县纪委坚持“三项创新”,抓住“三个重点”加强舆论监督,拓宽群众监督途径。

完善“三项创新”,疏通群众监督渠道

一是加强媒体舆论引导。发挥县委宣传部、广电局、纪委监察局三级联动模式,一方面,以县广播电视台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通过大量的新闻报道和栏目,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并通过热点追踪、新闻报道等形式,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倾听群众呼声,化解干群矛盾;另一方面,继续完善以县政府网、纪检监察网和百度“勉县吧”为政民互动平台,以县网络中心、纪委信访室和效能监察投诉中心为督办处理平台,以网络工作人员和新闻发言人为回应反馈平台的管理新模式,发挥网络“民情收集站”的作用。

二是完善领导接访制度。各部门都设立了信访接待室,配备了专业人员负责接待。县级领导班子成员轮流坐班,亲临信访接待大厅处理群众的来信来访,各部门领导也同样实行了领导接访制度,对受理的问题当场登记,限时办结。领导接访制度的实施,拉近了干群之间的距离,一些知心话愿说了,反映的问题实了,猜疑性的问题少了,解决问题的时限短了,社会的反响非常好。

三是实行聘请监督员制度。采取倾听群众“说事”、邀请群众“议事”、聘请群众“管事”的办法,全面调动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的积极性。2013年全县共聘请25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党员作为义务监督员,聘请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作为村级信访信息员,共同承担起全县的舆论监督和信息排查工作。为充分发挥监督员工作的积极性,我县不仅为他们颁发了证书,还通过组织培训、配备专业软件和专门书籍,定期组织监督员座谈会,让他们更好更快地适应监督员工作。截至目前,监督员共反馈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12件,提供合理化建议23项,为县委、县政府正确决策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

抓住“三个重点”,提高监督效力

一是选准重点对象。把重点放在各级党政“一把手”、管人财物和有行政审批权的人物身上,特别是将重点放在对“一把手”的监督上。为防止“一把手”出现权力失控监督的“真空地带”,规定各级党政一把手不许直接管钱、管人、管工程招投标、管采购,有效地分散了权力。特别是对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事项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必须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如,在财务管理上普遍实行了会签制,即由分管财务领导、经办人及有关财务人员共同签字方可入账;村级财务实行联签会审制度,即:村各项支出必须由经手人签字和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盖章或签字,经村委会主任、村支部书记联签会审后方可入账。

二是选准重点时机。五一、十一、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干部提拔和婚丧嫁娶、子女升学、当兵等重要时期,我们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婚丧喜庆事宜,出台了《关于严格规范领导干部婚丧喜庆事宜的通知》,严禁领导干部违反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并通过张贴公告和电视台播放,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公开群众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的监督。同时,县纪委监察局还专门成立检查组,进行明查暗访。

三是选准重点事项。我们将工程招投标、土地买卖、政府采购、大额资金使用、干部人事任免等作为重点监督的对象,在这些重点对象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县纪委监察局派出监察组进行监督;另一方面侧重加强了民主监督,每次过程都要选派群众代表、党员代表、政协委员参与,对整个实施过程进行全程监督。仅2013年上半年,监督检查组就对干部人事任用实施监督5次,对土地、工程招投标实施监督4次。


上一条:西乡:两项制度方便群众办事
下一条:汉中市纠风办召开金融行业政风行风民主评议会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