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宁强县纪委监委主动靠前监督,转变工作思路,将监督“探头”架设到企业发展一线,精心设计了亲商助企“廉助理”虚拟形象,以亲切、公正的拟人化标识呈现,并配有专属二维码,广泛张贴于该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所有企业、供水供电供气等民生领域企业的醒目位置。企业员工和办事群众只需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匿名或实名进入信息提交界面,将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如审批环节“中梗阻”、职能部门“三不一慢一乱”、惠企政策兑现难等情况,直接、快速地向县纪委监委反映。
该县纪委监委指定专人负责“廉助理”后台管理,对收到的意见建议和问题线索建立问题台账,进行汇总、分转、办理。根据问题性质和管辖权限,将收集到的内容分为A(纪检监察业务内诉求)、B(纪检监察业务外诉求)、C(违纪违法线索)三类,第一时间通过协同处置机制,精准分转至县纪委监委职能室部或相关责任单位,推动限时办结。针对A类问题,对反映的事项研判后调查处置;B类问题,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办理回复;C类问题,作为线索按信访举报程序办理,确保企业和办事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自今年6月亲商助企“廉助理”试行推广以来,已覆盖县域内重点企业71家,累计接收各类企业和办事群众反映问题50个,推动解决审批效率低下、政策兑现拖延等问题5个,联系和督导相关企业解决职工住房和用餐等问题2个。
同时,该县纪委监委坚持定期对问题办结情况进行分析,研判营商环境中的共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在服务企业、政策执行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风险点,向相关单位或领域发出工作提示,推动其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及时形成综合分析报告,提请县纪委常委会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治措施,并报县委、县政府参阅,助推从解决“一件事”到规范“一类事”的转变。此外,该县纪委监委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约谈提醒,对失职失责行为严肃问责,对违纪违法问题坚决查处。截至目前,已约谈提醒相关人员3人次,通过一系列举措有效压缩制约企业发展的“中梗阻”生存空间,强力整治“三不一慢一乱”现象,让企业真切感受到“问题有人管、意见有人听、利益有人护”。(宁强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