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被誉为中国最美丽茶乡的西乡县,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党群干群关系密切,漫步街头,随处可见一块块书写着反腐倡廉警句的标语牌,一副副饱含寓意、风趣幽默的漫画,一个个五光十色、内涵丰富的廉政宣传橱窗,一股浓郁的廉政文化春风扑面而来,令人陶醉,并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这就是该县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一个缩影。
领导重视,部署周密
该县县委、县纪委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把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作为反腐倡廉一项基础性工作和治本之策来抓,纳入党委宣传教育的大格局中,做到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尊廉崇廉氛围日益浓厚。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廉政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等10余份文件,每年对全县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做出具体安排。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性听取宣教工作汇报,带头参加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活动。县纪委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宣教工作,并主持召开全县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参加重大宣教活动,在人员、经费上给予保障,有力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丰富多彩,特色鲜明
该县充分挖掘“以茶喻廉”内涵和本地红色资源,按照“贴近实际、正面引导、讲求实效、寓教于乐”的要求,坚持廉政搭台、文化唱戏,整合资源,完善机制,争创特色,创新载体,着力打造“清风润茶乡”廉政文化品牌,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喜闻乐见宣传教育活动,深受党员干部和群众欢迎。一是廉政教育深入人心。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在全县科级领导干部大会上讲廉政党课,多次对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提出具体要求。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廉政党课等形式,认真学习贯彻《廉政准则》、新颁布的《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等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增强了各级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和纪律意识。结合深化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深入开展了“七个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学习讨论、查改问题、解决难题、建立机制等有力措施,促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责任意识、为民意识和廉洁意识不断增强。通过观看警示电教片和剖析近年来查处的典型案例,加强对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进行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筑牢了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全面落实任前廉政法规考试制度,组织实施 8批 149人,2人因成绩不合格被暂缓任用,廉政教育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轨道。在试点的基础上,结合推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对全面推行岗位廉政教育制度做出了安排部署。县财政局、检察院、国税局、地税局等单位通过梳理岗位,明确职权,对照规定,排查风险,创新形式,因类施教,防范承诺,排查出廉政风险点82个,制定防范措施65条,制作廉政风险牌165个,完善各项规章制度24个,实现了廉政教育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提高了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廉政文化异彩纷呈。积极开展廉政文化理论研究,创作出歌曲《廉政之风吹热土》、相声《反腐倡廉促发展》等3件文艺作品。坚持“六个结合”、突出“六个重点”,创建市县级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示范点17个,进一步提升了“清风润茶乡”廉政文化品牌内涵。打造了县城金牛路、五里坝集镇等廉政文化长廊,建成廉政文化一条街,开展了5场唱廉活动;举办了4场廉政文化书画摄影展;组织了4场大型廉政文艺演出;编播10条廉政公益广告,在县电视台黄金时段每天滚动播出;在群众休闲聚集地落成了“清风碑”、“清风亭”;开辟了北山烈士公墓、红二十九军军长陈浅伦故居等红色廉政文化基地,每年到基地受教育的党员、干部、学生人数达2000余人。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对外宣传工作,树立先进典型23余名,加强与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沟通协作,先后在市以上新闻媒体上稿1000余件。进一步加强了全县纪检监察网站建设,发布信息100余条,开通信访举报信箱,受理网民投诉33件,及时批转至相关室处理,回复率达100%。围绕反腐倡廉工作任务和上级下达的重点调研课题,结合实际,调查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了一批有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强的调研成果材料,有力地指导了工作实践。
通过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宣传工作,有力促进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省政风行风测评信息库经验交流会、全市党的基层组织推行党务公开现场会在该县成功召开,先后荣获“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先进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陕南突破发展先进县”、“省级平安县”等多项殊荣。
文章来源:西乡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