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富县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用和谐理念处理矛盾,创新社会管理,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做到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群众工作中,走出了一条“村里的事情群众说了算”的工作新路子,推动了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维护了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
背景——群众利益无小事
“群众说事制”的提出源于一个发展经济、和谐稳定的创新探索。近年来随着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大型工程项目建设及公益事业建设涉及大量的征地拆迁工作,由此引发的赔偿问题、群众安置问题、拆迁后产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面对这一现状,地处210、309国道和西延铁路、黄延高速公路交汇处的富县茶坊镇党委、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群众关心的热难点问题入手,探索创新工作机制,推行出了旨在化解群众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和谐发展的“群众说事制”,使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说得出、有人管、能解决”,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方法——建起倾听群众呼声的平台
今年是基层组织建设年,也是该镇经济社会发展的跨越年。该镇抢抓机遇,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条件,按照“大川烟菜塬区果、城郊三产兴工贸;强化基础建新村、发展产业争收入;依托优势带城镇、统筹城乡促发展”的经济发展总思路,以“三问三解助农增收”为主线,以“两到、三谈、四结合;三提高、两解决、一增加”为主抓手,将群众说事制度进一步推向深入。具体做法如下:
在各行政村建立起“说事室”,每个月的10日、25日为说事日,同时在镇村两级还成了说事工作领导小组,并有专人负责该项工作,对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事,不分大小,不分缓急,都可以通过说事的办法来解决。从各村实际情况出发,围绕经济发展说、文明和谐说、矛盾纠纷说、维护稳定说、致富经验说、致富信息说等,通过干部述事、村民议事、民主定事、承诺办事、办毕评事的“述、议、定、办、评”5个环节开展工作。
“述”——即采用灵活方便的方式定期不定期相结合、定时不定时相结合,通过“两到”即到田间地头、到千家万户进行述事,各驻村干部每周至少进村入户5次,片长每周至少进村入户3次,与村民面对面说事。
“议”——即由村民随便说事,不限时间、不限内容,人人都有发言权,对群众说出来的情况,只记事、不记人,通过“三谈”即谈家常、谈意见、谈发展,了解村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与群众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定”——即对村民发表的意见进行整理归纳,通过“四结合”即走访与学习调研相结合、与密切联系群众相结合、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与推动工作相结合,共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村民能自主解决的村民自主解决,需提交村两委会解决的由两委会研究解决。
“办”——即对通过的事项,提交两委会,由村两委会进行任务分解,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并作出办理承诺。
“评”——即在事项办结后,由具体承办人在说事日向群众报告完成情况,并接受村民们的评议监督。
通过以上工作,达到“三提高、两解决、一增加”即提高产业发展水平、提高干部综合素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解决影响农村发展的问题、解决影响农民增收的问题;增加农民收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成效——基层组织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
自茶坊镇推行“群众说事制”以来,为全镇经济社会提供了和谐、稳定的大环境,使得各方面的工作得到了有效推进,全镇共收到村民议题、建议1200多条,参与说事、议事的村民达3000多人次;共召集说事现场会1300多场次,现场答复956个,提交两委会办理落实146个,提交镇党委落实解决50个,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纠纷152起,做到了群众说事“事事有答复、件件有着落”。从源头上避免群众有事找不到干部,吃闭门羹的现象。2010年该镇马坊村地处210国道和西延铁路复线沿线,由于项目建设需要,大部分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和村民居民安置问题,成为矛盾纠纷最突出的问题,也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如处理不当,可能引发群体性上访事件。经村干部研究决定,以“说事制”为平台,按照“到田间地头、到千家万户”的要求,将村民的意见或建议收集、整理并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意见或建议,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出马坊村农村建设规划,上报镇党委。马坊村先后投资193万元,成立了马坊村农机专业合作社,对59户村民大门进行改造,新修了村上休闲广场,并对村级道路进行了硬化,自来水管进行了改造,美化绿化了村容村貌,赢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特别是今年在该镇洛阳下川延安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涉及该镇拆迁村5个,共计378户2000多口人,征地2700亩,是富县乃至延安市的“天字号”工程。其中段家庄村涉及房屋拆迁、土地征用是5个村最多的,工作难度是最大的,拆迁征地补偿和村民意愿不能达成一致,使得各方面工作陷入僵局,工作无法向前推进,经充分研究商讨,组织镇村两级干部走村入户,同广大村民“谈家常、谈意见、谈发展”,就组织实施该项目对段家庄集体经济发展及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都会起到正面积极的引导作用,通过与广大村民的谈话,了解了村民对该项目存在的疑问,经镇村两级干部个别谈话、实地考察,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使得段家庄的征地拆迁工作健康有序进行。同时“群众说事制”的推行,切实转变了干部工作作风,也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造就了新的亮点,加之该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开展,使得镇容镇貌焕然一新,经济社会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体会——群众工作是基础,促进发展是宗旨
实践证明,“群众说事制”不仅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同时,推动了基层组织的职能发挥,为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搭建了一个平台,而且为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有效地为党委政府分忧解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建设的改革和发展,推动了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实践证明,通过“群众说事制”的推行,有效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到了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为村级经济发展,开通了民情“直通车,架起了干群连心桥”。达到了四个转变,即一是由过去村干部主持召开会议转变为由中心户长或德高望重的村民召集主持;二是由过去的群众被动开会转变群众主动开会;三是会议形式由过去的正式会议转变为现在的拉家常事会议;四是由定时定点说事转变成现在的到田间地头、到千家万户说事;极大地提高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密切了干群关系,提高了办事效率,维护了和谐稳定,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文章来源:富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