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县自去年在基层站所实施 “廉情直通车”制度以来,充分发挥“廉情直通车”的纽带作用,架起了基层站所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有效拓宽了社会廉情信息反映渠道,发挥了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促进了党风、政风、作风进一步好转,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切实为群众解了难题、办了实事。
在执行“廉情直通车”制度过程中,干部定期下访,听取基层退休老党员、老干部和群众的意见,获得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通过召开民情恳谈会、走访服务对象等形式掌握情况,获得廉情信息。同时,设立监督信箱、电话、建言献策电子信箱,实施署实名举报承诺办理、奖励举报有功人员制度,开展“阳光投诉”等活动,不断拓宽社会廉情信息反映渠道,特别是侧重收集“三重一大”决策以及人、财、物管理,易于产生腐败的领域、部位、环节上方面信息,建立起全方位的廉情信息监督哨。此项制度实施一年来,干部先后深入基层一线,与广大群众个别谈话50人次,召开座谈会11次,走访相关部门单位13次,发放调查问卷108份、民主测评表136份。共发现各类问题和案源线索9个,并向被反映单位提出整改意见建议9条,从措施上强化了监督预警,做到早提醒、早反映、早制止,促进了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依法行政,制度执行效果明显。一是转变了基层干部作风。引导机关干部在为民服务的观念理念、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上转变,从根本上转变了机关工作作风。二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在实施“廉情直通车”制度过程中,建立联席会议制、限时办结制、办结反馈制、回访督办制、工作监督制和目标责任制等6项配套制度,对群众反映的带有倾向性、阶段性问题,由相关单位和部门协商解决;对干部群众提出的合理问题,规定办结时间,切实做到 “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共收到群众反映情况或合理化建议110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33件,解决群众咨询问题60件,民情信息办结率达90.3%。通过实施“廉情直通车”制度,全方位拓宽了民意反映、收集、处理和反馈渠道,保障了群众诉求快速圆满解决,受到了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同和好评。
文章来源:黄陵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