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围绕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石油开发征占地、公路铁路建设等方面问题,在农村基层产生了一些突出矛盾,有些甚至成为长年缠访、闹访、越级访难题,给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如何解决这些基层信访难题,成为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解决缠访、闹访等信访老、难、繁问题的过程中,甘泉县纪委、监察局利用信访听证终结的全新制度,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卓有成效的道路。
一、完善听证终结程序,提升社会公信力
信访听证终结,是一种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信访当事人双方、相关部门和公众评判人员,召开信访听证会,对一些疑难复杂问题作出终结性处理的全新制度。甘泉县纪委在推行信访听证终结制度的过程中,通过大量调查研究,明确了十项规范流程:一是调查人员通报调查核实情况;二是信访当事双方陈述意见,出示证据,提出质疑;三是调查人员对信访双方的质疑解释答复;四是信访当事双方及各自代表展开辩论;五是公众评判人员分别发表意见;六是主持人、调查人、评判人民主商定初步处理结论,征求信访双方意见;七是研究判定是听证终结、还是休会再作进一步深入调查;八是主持人宣布听证终结处理意见;九是形成听证终结书面材料,由信访双方和评判人员签字确认;十是由县纪委发文通报结果,形成了符合本县实际的信访听证终结的模式。
为了确保了会议的公平、公正、公开,在每次听证终结会前,都在全县范围公示,社会各界人员也可参加旁听,并特别邀请公证处工作人员参加,大大增加了信访听证终结的社会公信力。同时,针对不同的信访问题,采取相应的新举措,提高了信访问题解决的针对性。
“县纪委的信访听证终结会又有新措施了,不但让信访当事人、公众评判员和其他人员一起到现场进行查看,还对要求当事双方所提供的证据科学合理。”一位刚刚旁听了县医院医技综合大楼信访听证终结会的群众说。
二、全面排查信访案件,有效实施听证终结
能否真正解决问题,事实调查、法律法规依据等条件成熟与否是关键。为了确保每次听证终结会的实际效果,甘泉县纪委、监察局本着积极、稳妥、有效的原则,对信访案件进行了全面排查,积极创造必备条件,成熟一个解决一个。在短短的3个月的时间内,先后召开了张玉、边步珍、县医院医技综合楼信访问题等10多次信访听证终结会议,成功化解了一批缠访、闹访信访问题,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该县劳山乡林沟村因村务、财务不公开和村上家族派系矛盾较深,致使村上一些重要决策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付诸实施,个别村民到乡上、县上,甚至省市常年缠访,几届县乡领导先后派驻工作组深入调查解决,都没有彻底解决该村问题,成为影响和制约该村发展的“痼疾”。今年7月,按照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要求,县纪委书记亲自安排,由县纪委牵头,协调检察院、法院等8个部门组成工作组,深入劳山乡经过三个多月的深入调查,走访群众500多人次。在查清事实,明确证据的基础上,先后7次召开信访听证终结会议,使该村跨越18年的信访积案得到圆满解决。昔日宗派势力对立、村上工作无法开展的林沟村,如今正呈现出齐心协力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坚持“一案一回访”,从根本上化解矛盾
缠访、闹访问题,往往具有反复性。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该县纪委、监察局严格执行“一案一回访”的工作机制,对每一次信访听证终结会议所解决的问题当事人进行回访,切实使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让当事人双方都能感受到这项新制度的公平、公正之处。
该县纪委书记牛春拥说:信访听证终结,不是为相关责任部门制造推脱责任的法律性依据的形式,而是要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前提下,让信访当事人双方真正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正确与否,切实化解矛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群众满意与否是此项制度成效的根本评判标准。因此,对解决的信访问题进行回访就显得十分必要。我们还要深入思考问题产生的根源,帮助相关的部门、单位和村镇建章立制,从源头上杜绝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劳山乡林沟村前后纠缠近18年的突出信访问题解决后,牛春拥同志亲自带领县农经站、劳山乡相关负责人,深入劳山乡林沟村信访人刘金海、高振国、苏高英、高振国、金海潮和部分群众家中,对工作组用信访听证终结制度解决的信访问题情况进行了回访。听到群众和信访人对处理结果表示十分满意,他高兴地说:“以前的问题都已经得到妥善解决,希望你们今后安心搞产业,早日奔小康,期望看到齐心协力谋发展的‘新林沟’。”他还要求工作组根据实际,进一步帮助该村建立健全民主管理组织,从源头上杜绝村务、财务不公开现象,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促进农村发展。
我们欣喜地看到,正是甘泉县纪委、监察局全面实施信访听证终结的努力,避免了以往对信访问题相互推诿的现象,有效提升了群众依纪依法信访的层次与水平,增强了处理信访问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高了办结效率,为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密切了干群关系又增添了新的保障。
文章来源:甘泉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