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铁还需自身硬,身正不怕影子斜。
纪检监察干部处于反腐倡廉第一线,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显得更加重要、更加迫切。去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永恒主题,牢记服务大局、保障发展的重要使命,固本强基,内强素质,外修形象,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纪检监察“铁军”,为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明确要求,忠诚履职,凝聚“铁”的意志
“要甘愿做‘一头牛’,做到勤奋耕耘,勇于开拓,脚踏实地努力工作,推动圣地延安纪检监察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甘愿做‘一把剑’,做到坚持原则,秉公执纪,坚决同各种腐败行为作斗争,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甘愿做‘一把伞’,做到服务大局,保障民生,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笃定的语气,形象的比喻,朴实的情怀,这既是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曾岚代表新一届市纪委常委会向全市人民所做的庄严承诺,也是对全市纪检监察干部的明确要求。
始终忠诚反腐倡廉事业,时时处处能够以身作则,才能形成团结务实、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去年换届以来,市纪委、监察局团结带领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保先进位、勇创一流”的总体目标,牢牢抓住思想政治建设这个根本,紧紧围绕作风建设这个重点,对纪检监察干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引导全市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自觉树立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的意识,自觉遵守纪检监察干部“八不准”和“五严守、五禁止”要求,争做“一头牛”、“一把剑”、“一把伞”,涌现出了一批忠诚履职的纪检监察标兵。
黄龙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郭宏斌,就是其中一名典型代表。作为一名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多年的“老兵”,他拖着经过100多次血液透析的多病之躯,始终奋战在纪检监察工作一线,甘于清贫、真心为民,彰显了陕北汉子的不屈人格,彰显了一名纪检监察战士的铮铮铁骨。其先进事迹被《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监察》等媒体相继作了报道,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郭永平做出重要批示:“郭宏斌同志的先进事迹十分感人,展现了新时期一名党的纪检监察干部为民务实、履职尽责的时代风采。”他要求全省纪检监察系统要向郭宏斌同志学习。
“人常说‘轻伤不下火线’,郭局长是‘重伤’也不下火线啊!”老百姓的肯定和认可,是郭宏斌这样的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坚守岗位、忘我工作的精神源泉和不竭动力。
明确的目标,严格的纪律,加上表率的带动,促使全市各级纪检监察干部信念更加坚定,思想更加统一,精神面貌更加振奋,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深入人心。
学用结合,注重实践,锻造“铁”的队伍
如何才能全面提高纪检监察机关服务、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综合能力?大规模、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教育培训,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干部业务能力是关键所在。市纪委、监察局针对纪检监察工作量大面宽、政策理论水平要求高的实际特点,牢牢抓住能力建设这个关键,坚持走全面提高和专业化发展相结合的路子,通过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教育培训活动,逐步形成了一支“全能+精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以“忠诚履职、争作表率”为主题,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深入开展了“三问三解”活动和创建“学习型、高效型、创新型、廉洁型、文明型”机关主题实践活动,市纪委、监察局机关坚持每周一组织集体学习讨论,党员干部轮流讲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反腐倡廉形势任务,委局机关干部人均做学习笔记2万余字、撰写体会文章多篇,开拓创新意识明显增强,履职尽责能力不断提高。
——积极打造分层次办班、分重点培训的立体化、多层面纪检监察教育培训网络,组织广大干部系统学习纪检监察基本业务知识和经济、社会、法律、金融、财政、科技等现代科学知识。去年换届以来,全市13个县(区)的新任纪委书记、监察局长参加了中央纪委举办的专题培训班,市纪委举办了乡镇纪委书记专题培训班,委托中央纪委在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和北戴河、杭州、井冈山、海口培训中心举办了五期干部培训班,48名纪检监察干部接受了业务培训。12月13日,在延安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新进乡镇纪委纪检监察干部专题培训班,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曾岚做了首场题为《认真学习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专题辅导报告,212名新进乡镇和中心社区纪检监察干部参加了培训,有力地提高了乡镇纪检监察干部的综合素质。
——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了“反腐倡廉十大忠诚卫士”和“十大办案能手”评选活动,涌现出一批反腐倡廉的坚强卫士。富县纪委副书记安义平就是他们中间的优秀代表之一。十余年来,安义平一直默默无闻的奋战在没有硝烟的反腐战场上,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干纪检就要严查案、干纪检就要严执法、干纪检就要严律己”,正是他对这“三严”精神的坚守,使得他参与或组织查办的近百件各类案件中,竟无一例申诉发生。组织全市361名从事信访和案件工作的纪检监察干部进行了开展了学业务、用业务知识测试活动,促使全市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自觉学习并熟练运用纪检监察业务知识。组织200多人次市、县、乡纪检监察干部到中、省、市、县纪委跟班学习锻炼,做到了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纪委检查工作很专业,不敢马虎啊!”懂法律、晓政策、通业务,看得细、查得准、要求高,已经成为全市各级各部门对纪检监察机关检查工作的一致认识。
多措并举,上下联动,熔铸“铁”的组织
基层之廉,如清流之源,是反腐倡廉的基础所在。工作中,市纪委、监察局认真落实中、省纪委关于加强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和乡镇纪检组织建设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协调争取,加强管理指导,逐步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纪检监察机构上下联动、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为反腐倡廉建设整体均衡推进奠定了组织基础。
加强纪检监察机构监督管理。市纪委、监察局领导班子率先垂范,进一步完善了常委会议事规则,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对各项重大问题的决策实行集体研究、集体决策,班子成员各负其责,认真落实。不断完善纪检监察机构统一管理工作模式,加强对驻在部门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和指导。修订了市纪委监察局机关各室、各派出(驻)机构及县(区)纪委监察局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切实加强了对各级纪检监察机构的监督、指导和管理力度,促使各级纪检监察机构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加强纪检监察干部交流使用。严格执行纪检监察干部资格准入制度,严把纪检监察干部进出口关,对县乡纪委书记任职条件提出了明确要求,县、乡纪委书记的提名任免均须征求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加大纪检干部交流使用力度,今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共提拔交流干部163人,其中县处级干部43人,科级干部120人,极大地调动了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按照中纪委26号文件和省纪委18号文件要求,市纪委将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了工作台帐和动态报告制度,每半月通报一次进展情况,注重督促检查,先后对9个县(区)委发送了督办函,促使各项任务迅速落实。目前,全市13个县(区)的166个乡镇(中心社区)全部设立了纪委,配备纪委委员595人,配备专职纪检监察干部178人,部分县(区)还在乡镇设立了监察室,办公办案装备、工作补贴、经费保障等均得到了较好落实,乡镇纪检组织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同时,在全市3386个行政村全部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的基础上,95个社区也全部选举建立了居民监督委员会,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的纪检监察工作网络。
固本强基提素质,内修外化结硕果。“铁”的精神,“铁”的组织,逐步打造出了一支忠诚履职、执纪为民的纪检监察“铁”的队伍。延安市纪委、监察局取得了一项又一项骄人的成绩:市纪委、监察局荣获全国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确定为中央纪委研究室制度和工作创新联系点,多名纪检监察干部获得中央级和省部级表彰奖励,多项反腐倡廉创新制度得到中省纪委认可,广大人民群众对全市反腐倡廉建设的满意度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