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县全面落实“八项规定”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打印

今年以来,黄陵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巩固中深化,在深化中提高,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从严要求,“八项规定”全面贯彻。一是深入学习领会。县委先后4次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和中心组学习会,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实施意见,并就全县贯彻落实工作作出安排。先后在县委十五届三次全会、人大、政协“两会”预备会上,组织全体县级领导和乡镇、部门主要负责人,集中传达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委《实施意见》及习近平同志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批示精神,确保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入脑入心。二是广泛宣传培训。利用有线电视台、广播电台、黄陵通讯、政府网站等新闻媒体,重点对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县委实施意见进行详细解读。同时,依托县委党校及远程教育等有效载体,对全县883名副科级以上干部进行了十八大精神和“八项规定”的集中轮训,使各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十八大精神和中央八项规定的实质和内涵。三是完善制度机制。结合中省市精神和全县实际,制定出台了中共黄陵县委《关于县级领导干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意见》,从8个方面30个小项对县级领导调研、公务接待、新闻报道、精简会议文件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为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供了强有力制度保障。四是严格贯彻执行。各级领导干部坚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做到七个坚持。即:检查调研坚持轻车从简;公务接待坚持“廉政灶”就餐,今年全县公务接待费较前大幅下降;召开会议坚持少开会、开短会,今年召开会议较往年同期下降59.3%,各类发文数量同比减少15%;庆典及接待活动坚持一切从简,在“清明”“重阳”祭祖及重要接待活动中,没有警车开道、没有封路堵路、不清场、不铺红地毯,庆祝活动费用同比下降72%;考察培训坚持节俭务实,没有利用考察培训之机外出参观游玩等现象,出国出境同比下降45%;新闻报道坚持实事求是,制定出台了新闻报道管理办法,严格了新闻报道审批程序;公务用车坚持统一调配,制定出台《公务用车管理制度》,公务用车费用同比下降10%。全县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的做法先后被中、省、市有关网站,省、市《纪检监察信息》,《延安日报》等媒体多次宣传,共登载《黄陵县出台政务接待管理办法狠刹“吃喝风”》、《黄陵县采取措施及时抓好中央“八项规定”落实》等有关八项规定落实情况的信息稿件127条(篇)。

二、严明纪律,工作作风切实转变。一是严明政治纪律。围绕政治纪律落实,开展全方位监督检查,促使各级党员干部自觉执行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确保了政令畅通。二是狠抓行风整治。扎实开展行政执法部门行业作风整顿活动,重点整治“庸懒散”、“冷横硬”、“吃拿卡要”、“中梗阻”、“滥用自由裁量权”、“粗暴执法”等六种现象,全县政风行风明显好转。三是规范从政行为。认真落实《廉政准则》。重点对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执行《廉政准则》情况进行了检查,对个别执行不力、有违规行为的干部进行了警示训诫。全程监督干部任用。县纪委今年累计监督干部考察7批121人次,出具廉政鉴定209份,并对新提拔的96名乡科级干部进行了任前廉政考试和廉政谈话。促进农村干部廉洁自律。深入贯彻落实《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加强农村“三资”管理,严格执行村级债务“零移交”、“一事一议”、“四议两公开”等制度,有力促进了全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推行阳光政务。着力解决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服务态度差、办事效率低、为政不廉等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四是注重宣传教育。立足“大宣教”格局,以典型人物事迹宣传报道为切入点,以廉政文化建设为载体,深入开展“五个一”和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并将廉政短信发送范围由原来的科级干部扩大至县级领导。对全县2011年以来新提拔的乡科级干部进行了廉政警示教育和预防职务犯罪培训,并于11月中旬在县委党校对全县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财会人员、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三委会”人员和纪检监察干部进行了廉洁从政和预防职务犯罪培训,进一步增强了党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以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效助推了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上一条:延川县纪委“三查三建”促作风转变
下一条:富县“四个结合”促进廉政文化进校园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