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听证终结制度是延安市纪委在信访举报工作实践中形成的一项制度创新,它是市纪委深化“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创新年”活动,加大信访公开力度,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一项重要举措。
黄陵县纪委于去年5月在全县纪检监察机关推行信访听证终结制度以来,规范听证程序,严格终结标准,着眼解决问题,有效化解矛盾,推行信访听证终结制度成效显著,有效维护了黄陵经济社会和谐稳定。一是认真制定工作方案。相继印发了《黄陵县纪检监察机关推行信访听证终结制度的实施办法(试行)》、《关于在全县纪检监察机关深入推进信访听证终结制度的实施意见》,就制度的实施主体、适用范围、实施程序、听证终结会召开形式、终结标准等作了明确规定。二是不断规范听证程序。把健全机制作为推行信访听证终结制度的重要保证。修订完善《信访听证首问责任制》、《信访听证回访制度》、《信访听证下访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在听证中采取“三种形式”,即:实地听证、面对面听证和公开听证;工作中做到“五个当场”,即:当场公布调查结果、当场公布处理意见、当场质询和答复、当场形成听证协议和当场下发《问题催办通知》,初步形成了具有符合黄陵工作实情的信访听证模式。三是及时召开听证会议。把信访听证作为解决接访中疑难信访问题的有效措施,针对群众反复信访或越级上访的一些复杂问题,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按照规范程序召开信访听证会,让信访双方当面对质,自由辩论,听证会各方公正评议,现场达成处理协议,公开作出终结性处理意见,还群众一个明白。全县先后召开信访听证终结会5次,解决疑难问题5件。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3月15日,政法系统纪工委在充分调查取证的基础上,召开信访听证会,就定点办(原商业局)职工宿舍楼住户阻挡马山社区改造工程建设有关问题进行协调解决。会上,就当事人双方因出行道路、厕所修建等争议的问题进行现场听证,经双方代表陈述意见、现场辩论、公众公示评判人发表意见等程序后,最后达成五项终结性处理意见,使长达四个多月的信访案件得到了圆满解决。特别是在去年6月5日,县纪委监察局成功举行了全市首次信访听证终结会,会议就当事人梁某反映县城建监察大队执法人员执法中存在问题进行了现场公开听证。让信访人与被举报人公开对质、有关部门当场讲解,消除了群众的疑虑,化解了干群矛盾,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此次信访听证终结现场会坚持公开、公正原则,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县纪委监察局制定了《听证终结处理协议书》,由信访双方及评判人员共同签字生效,县城建监察大队代表当场向反映人梁某的委托人进行了赔礼道歉,并表示将按时支付梁某医疗等费用,梁某委托人当场接受道歉并表示感谢,信访听证终结会达到了预期目的。
同时,为了推广经验,及时将信访听证终结制度在全县推开。明确在实施过程中要严格程序,注重把握好“三个结合”:一是与现场信访处理相结合。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能当场答复的必须当场答复,不能当场处理的限期处理。二是与信访监督相结合。对群众反映的一些轻微违纪行为和不廉洁问题,通过发放《信访监督通知书》、《监察建议书》、《督办通知书》,指出问题,及时提醒、制止,并督促纠正。三是与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相结合。通过信访听证终结会反映出来的比较严重违纪违法问题,会同有关部门,对当事人予以调整、调离工作岗位或进行纪律处分,使群众反映的问题得以落到实处。
信访听证终结会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相互辩论,弄清是非曲直,为解决矛盾、息诉罢访找到了突破口。各职能部门在听证会期间组成评议委员会,协同处理接访的问题,避免了相互推诿现象,增强了处理接访问题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提高了处理接访问题的办结效率。通过召开信访听证终结会,有效解决了上访群众有话无处说、有苦无处诉、有理无处摆的问题,使上访群众能够充分行使自己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拉近了群众与政府的距离,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在信访听证终结会上,将信访问题置于大庭广众之下,程序严谨、气氛严肃,处理问题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解决了部分上访群众胡搅蛮缠和提出无理过高要求的现象,规范了信访工作秩序,有效提升了群众依纪依法信访的层次与水平。
文章来源:黄陵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