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蒲城县在全县干部中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以“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业绩在一线创造、经验在一线总结、问题在一线解决”为主要内容,切实解决项目建设、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等方面的热难点问题,取到了初步成效。
近期,蒲城县由各级领导下乡入村,主动深入到一线,亲自解决问题,通过现场办公、跟踪督办等推进落实,切实做到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了蓬勃发展、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蒲城县实行“一线工作法”,在转变干部工作作风的同时,顺利地化解了基层各种矛盾,解决了工作推进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促进了干部作风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实行“一线工作法”,促使机关干部真正下到基层,加强了与群众的联系,加快了干部作风的转变。同时,“一线工作法”要求机关干部现场办公,面对面地向群众解答政策、解决问题、提供服务,对机关干部如何做好农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促使机关干部能真正静下心来,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切实增强做好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本领。近期,蒲城县委常委、纪委书记习忙俊深入苏坊镇、荆姚镇检查指导村“三委会”换届工作,与镇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交流座谈后,进行了实地调研,在长义村设施农业基地,习书记与群众亲切交谈,对大棚种植情况进行了察看,对群众提出的技术力量薄弱、瓜秧疫病等问题,当即要求有关部门协调解决。
二是加强了干部与群众的联系,提高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机关干部主动接触群众,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许多矛盾和问题在村、镇一级得到妥善解决。群众有事不用出村就可以办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从而进一步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了党在农村工作的执政基础。蒲城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积极响应渭南市委“思路上向惠民富民汇集,工作上向为民利民凝聚,作风上向亲民爱民转变”要求,努力把创先争优落实到帮群众致富、帮企业发展、帮基层解难实际行动中。罕井镇北白堤村是县委书记张建军的党建联系点。由于历史原因,该村多年用的是矿区工业电,电费居高不下。张建军协调相关部门将农业用电设备很快引入该村,同时解决村道路硬化问题,深受村民赞誉。县长高尚深入党建工作联系点,深入推进“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的“三问三解”活动,调研指导基层党建工作,现场解决难题。
三是推动了农村投资环境的改善。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并作为一项事关招商引资工作质效,事关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纳入大事大项专题推进。针对农村环境卫生难题,蒲城县成立了农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抽调公安、住建、规划、市容、交通等部门人员组建“清洁工程”综合执法小组,依法对管理路段内乱停乱放、乱设摊点、非法占道经营等行为进行取缔。截至目前,蒲城县已签订了投资4亿元的西府鑫水湾安置小区建设,投资1.8亿元的高档无纺布生产线建设、投资8000万元的东方希望饲料生产线建设等项目协议7个,总投资10.1亿元;初步达成投资7亿元的义乌小商品商城建设、投资2亿元的城市集中供热项目、投资2亿元的通艺服饰拉链厂建设等投资意向7个,总投资16亿元。
文章来源:蒲城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