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县干部作风整顿突出“六抓六促”
打印

  定边县在开展干部作风整顿活动中,按照学习动员、查摆问题、整改提高和总结评比各个阶段的要求,突出“六抓六促”,着力转变干部作风。整体工作部署周密,进展顺利,特色鲜明,成效明显。

 

  一是抓动员部署,促上下联动。县委高度重视干部作风整顿活动,认真研究,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做到了“三召开”、“五出台”、“五到位”。“三召开”即,一是立即召开县委常委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市干部作风整顿动员大会精神,并提出了具体的贯彻意见。二是召开了全县干部作风整顿暨“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动员会,对全县开展干部作风整顿、干部下基层开展“三问三解”活动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部署。三是召开了工作调度会。县整顿办每半月召开一次调度推进会,及时安排工作,听取督查汇报,掌握工作动态,推动活动开展。“五出台”即,一是成立了定边县开展干部作风整顿活动领导小组。二是印发了《中共定边县委关于开展干部作风整顿活动的意见》。三是印发了县纪委、监察局《关于深入开展“五个集中整治”活动的实施方案》。四是建立下发了《定边县开展干部作风整顿和“五个集中整治”活动任务分解表》,将任务分解细化为12大类45项主要任务,明确了联系的县级领导、牵头部门、参与单位和具体责任人,形成了有效的落实机制。五是起草下发了阶段安排意见、万人问卷调查和《督查暗访》的通知。“五到位”即,一是在县宾馆租用了5个房间,1个会议室,做到有办公有场所,配备了软件、硬件设施。二是落实了整顿活动专项经费。三是从有关部门抽调了46名业务熟悉、作风过硬、素质较高的干部充实到干部作风整顿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确保办公室及时高效运行。四是细化了县干部作风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的职责,办公室共下设综合组、材料组、宣传组、办公室共四个工作组和九个督导组,层层夯实责任,确保活动全面开展。五是县作风整顿办设立了意见箱和廉政监督牌,向外公布了监督举报电话,方便了群众监督。

 

  二是抓对照查摆,促问题找准。按照“五对照五检查”和“六个整顿重点”的要求,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广泛征求意见。各乡镇、各部门都采取群众评议、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原汁原味地反馈给领导班子和个人。尤其是组织开展了“千百万”问卷调查活动,即组织开展市级千份问卷调查,每个乡镇、部门开展各百份问卷调查,县级万份问卷调查。共发放榆林市干部作风整顿调查问卷1060份,收回1057份,有效问卷1057份;共发放县上的调查问卷11125份,收回12153份,有效问卷12014份。此外,县级领导结合“三问三解”下基层活动,也广泛征求了所联系村的村民意见,共收集到各类意见建议5大类30余条。在“三问三解”活动中,共组织召开村“两委”、党员和群众会议791次,慰问老党员、困难党员和群众290户,结对帮扶820户,化解矛盾纠纷248件,办理实事好事121件,落实项目49个。二是深入查找问题。各单位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认真查摆存在的问题,深挖思想根源,经过梳理归类,可分为五大类问题共11大项具体意见,并按照县作风整顿办的要求,普遍建立了整改台账,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并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示。三是召开民主生活会。在查摆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各单位人人形成对照检查材料,都以党支部为单位召开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逐人在民主生活会上发言,并作出自觉防范和抵制“五股歪风”的书面承诺,真诚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三是抓整改提高,促效果深化。一是深化学习效果。在活动中,各单位坚持把加强学习贯穿始终,深入开展了党的纯洁性教育系列活动,不断拓宽学习范围、提高学习效果。全县共发放学习资料5000多份,撰写心得体会、学习笔记1万多份、500多万字。各级各部门共组织开展中心组学习235次,组织干部集中学习800余次,开展讲座、专题辅导58次,开展警示教育91场次,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二是制订整改方案。各乡镇、各部门对于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创新完善的体制机制,按照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分别提出整改落实的工作目标、方式方法、整改落实责任和时限要求。共制定整改方案500多份,整改措施1000多条。三是加强制度建设。结合“五个集中整治”活动,我县将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贯穿于干部作风整顿全过程,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各乡镇、各部门共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200余项,干部职工共签订自觉抵制“五股歪风”承诺书1.1万余份。四是坚持边查边改。各单位在活动中坚持把边查边改和集中整改相结合,采取得力措施,狠抓任务落实。例如,县委办采取了抓学习、抓形象、抓效率、抓细节、抓自律、抓安全的“六抓”措施,争创基层群众满意、领导机关满意、外联单位满意、干部职工满意的“四满意”机关,确保干部作风整顿活动取得实效;安边镇完善了领导干部监督岗,实现领导干部“三透明一公开”(即领导干部职责透明、联系方式透明、职务透明、姓名公开);县教育局开展了“百名干部下基层、千名教师进家庭、万名学生入社会”活动,坚持把“四教育、三整顿、两提高、一完善”贯穿始终(即,坚持将干部职工职业道德、依法治教、雷锋精神、常规工作行为等四项教育贯穿始终,深入整顿校风、教风和学风,促进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逐步完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四是抓监督检查,促活动进度。活动开展以来,定边县通过开展专项督查、交叉暗访等形式,加大督查问责力度,确保活动不走过场、取得实效。据统计,各督查组累计开展督查870余次,表扬单位20个,通报批评单位18个,警示训诫16人,初核1件,立案1件。县上成立的9个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对各乡镇、各部门及下属单位活动进展情况及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督查。同时成立3个暗访组,采取交叉、实地暗访的方式,携带照相机、摄像机,围绕党员干部 “十不准”要求和“五个集中整治”重点,深入全县各大宾馆饭店、娱乐场所、窗口单位,严查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党员干部参与赌博等歪风邪气;服务窗口单位吃拿卡要、奢侈浪费、态度蛮横、服务效率低下等不良风气。督查中,对开展工作滞后的单位下发督办通知单,要求及时查漏补缺,认真整改,督查组重点督查。各阶段督查结束后,各督查组必须排出2个优秀和1个较差单位,并通过印发《督查通报》和在定边人民广播电台播报的形式,在全县范围内通报,共印发《督查通报》7期,开出督办通知单22份。

 

  五是抓宣传教育,促示范引领。为了营造浓厚的干部作风整顿舆论氛围,采取以电视、网络、报刊简报、宣传标语“四位一体”的宣传形式,对干部作风整顿开展情况、典型事迹和工作亮点进行全面报道。在县电视台、县广播电台和《定边报》开设专栏98个,及时对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报道。同时组织开展了干部作风整顿、干部下基层和创省级文明县城电视知识大奖赛;组织开展了廉政文化书画展系列活动;组织800余名党员领导干部观看了警示教育片《一手遮天下的腐败》和反腐倡廉电影《北极雪》,强化党员干部反腐倡廉教育。截至目前,已播出电视和广播新闻100余条,编印简报39期,在《榆林日报》及市县各类报刊、网站刊载信息150余条,市干部作风整顿简报刊发2期,各单位张贴各类宣传标语共约800余条。县电视台制作九期各乡镇、各部门“一把手”谈干部作风专题栏目。同时结合作风建设“五个集中整治”活动,在定边人民广播电台开办了每周一期的“廉政之声”反腐倡廉宣传专栏,营造浓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六是抓机制建立,促工作推动。一是推进“三项长效机制”的建立落实。①通过村企共建、共治、共享三种途径,加强村企联合党建机制、村企协调机制和全面推行企业责任报告制度三项建设。②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下访接访活动,坚持属地为主、分级管理、分类化解、条块结合的原则,建立完善了矛盾排查化解长效机制。③围绕农村基层党组织阵地、班子、制度、思想、作风、能力、薪酬、廉政八项建设,建立完善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二十四条长效机制。二是建立便民服务网络体系。目前,县级便民服务中心已建成运行10多年了,有驻厅工作人员60名,其中有17个部门和单位进厅办公,设立便民窗口19个;建立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乡镇有3个,其他17个乡镇正在推进此项工作,力争在今年实现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行政村(社区)便民服务室(站)全覆盖。三是以作风整顿促进当前工作。上半年,全县坚持把干部作风整顿活动与做好当前工作相结合,围绕全年目标任务,谋划好当前工作,靠工作的实绩、项目的落地、环境的优化、民生的改善、群众的满意来检验作风整顿的成效,真正把干部作风整顿活动的成果落实到现实工作中,体现到广大群众的实际利益中,使之成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1-5月份,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6亿元(含长庆局),同比增长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亿元,同比增长32.2%;财政总收入达到9.06亿元,同比增长22.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98亿元,同比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00元,同比增长18.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4200元,同比增长1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亿元,同比增长16.2%。

 

文章来源:定边县纪委


上一条: 定边县“三项措施”提升乡镇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
下一条: 靖边县干部作风整顿工作调研报告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