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脂县纪委监察局融合式改革改出新气象
打印

纪检监察干部更加聚焦主责主业。县纪委监察局内设机构调整为14个,调整任命21名优秀干部,县纪委执纪监督机构人员占比达到72%以上。

监督执纪问责力度明显增大。委局各办案科室与乡镇四个办案协作区上下联动,纪检监察干部实行上挂下派,办案中抽调乡镇纪检监察干部以案代训,形成办案合力。今年1-9月份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90件,结案81件,党政纪处分87人。处分人数比去年同期上升24.29%。

派的权威与驻的优势充分发挥。4个派驻纪检组对全县61个县直部门和24个省市驻米单位实现了监督全覆盖。

这些都是米脂县纪委监察局融合式改革全面完成后带来的新变化。

近期,按照省市纪委融合式改革的工作要求,米脂县纪委监察局撤销县纪委派出行政综合系统、农林水牧系统、教科文卫系统、工交财贸系统四个纪工委监察室,人员和编制收回县纪委统一管理和调配使用。新成立4个纪检监察室和派驻党群行政系统、农林水牧系统、教科文卫系统、工交财贸系统4个纪检组,派驻纪检组与内设纪检监察室有机融合、合署办公,加挂纪检监察室和驻派机构两块牌子,履行纪委监督和派驻监督两项职能。

4个派驻纪检组和第三至第六纪检监察室代表县纪委开展工作,与县纪委监察局一体联动,有较强的独立性,不受驻在系统各部门党委(党组)的制约,与归口部门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明确了监督职责,提升了权限职能,增强了执纪权威。4个派驻纪检组与乡镇办案协作区形成办案合力,加大对农村基层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办力度,“亮剑”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改革后,派驻纪检组由原来的“被动”工作和等待“指令”,转变为主动作为、直接发力,实现了“等工作”到“要工作”的转变,由原来的“传声筒”变为现在的“助推器”,增强了主体意识,减少了工作层级,提高了工作效率。

派驻纪检组实现了全履盖,精准发力、精准监督、又将相近的部门归在一组,有合力,形散而神聚。针对派驻监督力量相对薄弱的实际情况,县直部门、企事业单位全部由派驻纪检组干部负责监督联系,根据系统部门多少进行合理分工,参加或列席联系监督部门单位领导班子会议、研究重大事项、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三重一大”事项以及其他会议。同时重视对归口部门单位党员干部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尤其把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组织纪律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作为监督重点,及时提醒纠正。

融合式改革解决了过去部门纪检机构监督太近、太软、容易被同化的问题,解决了派出纪工委监督弱化、职能重叠、监督力量闲置等突出问题。通过改革达到了优化资源配置、减少改革成本、增强监督实效的目的,使派驻机构“派的优势”和“驻的权威”得到有效发挥。

改革后委局内设机构整合为14个,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激发干部工作激情是一项基础工作。县纪委监察局在充分酝酿后,在室主任岗位上大胆任用了一批德才兼备、业务精湛、能力突出的年青干部,中层领导实现了老中青结合的最优组合,走活一盘棋、带来新气象。

融合式改革是一项新的探索,县纪委从改进监督方式入手,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不断完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制度“防火墙”,成效明显。派驻纪检组协助所联系部门党委制定出本部门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实施意见、履行主体责任情况报告制度、廉政提醒制度,并对照本部门职责任务捋出了主体责任清单,督促部门“一把手”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既管好自己、管好家属,又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督促班子其他成员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形成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强大合力。


上一条:榆林首部廉政警示教育现代戏《母爱》后记
下一条:横山县纪委内设机构派驻机构融合式改革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