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精神和市委有关整改落实工作部署,王益区紧盯扶贫领域关键环节、关键问题,靶向发力,精准施策,做细做实纪律教育,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筑牢思想防线。
现场通报“点穴式”示警。针对扶贫领域违纪违法问题基层发案率较高,王益区坚持以现场通报示警为主要手段,在有干部被查处或存在有关问题的村、社区召开现场通报会。如,今年4月8日,王益区纪委监委在红旗街道翠溪社区召开了案件通报会,由红旗街道纪委书记对该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张晓娟因工作失职问题向社区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了现场通报。将本地发生的扶贫领域违纪违法问题作为“活教材”,教育本人、警示他人,引导村、社区干部守住廉洁底线,起到“查处一个、教育一片、净化一方”的效果。
纪律教育“定制式”组织。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开展扶贫工作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建立“定制式”纪律教育机制,量身定制有针对性的纪律教育内容,对扶贫领域中民政、金融、教育等行业部门的党员干部及全区400余名包抓领导等开展纪律教育“上门服务”。如,近期我区对“四支队伍”人员进行了调整,区纪委监委于4月9日及时组织新调整的“四支队伍”人员,为他们上了一堂题为“转作风 提实效 助力脱贫攻坚”的纪律教育课;4月12日,按照全区民政系统干部培训的安排,为民政系统干部上了一堂题为“严管厚爱 充分发挥民政职能助推脱贫攻坚”的纪律教育课,进一步强化扶贫干部纪律规矩意识。
警示教育“覆盖式”开展。梳理十八大以来全区查处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特别是扶贫领域违纪违法典型问题,编印《王益区典型案例警示录》,同时搜集整理了全国10余部扶贫领域警示教育片作为资料,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警示教育,要求党员干部以谈感受、写心得的形式深刻剖析问题症结,最大化发挥教育感化和震慑警醒作用,使党员干部真正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目前,全区共开展警示教育活动2批次,形成心得体会近百余篇。(王益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