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旭:讲政治 顾大局是纪检监察工作的根本遵循
打印

 

纪律检查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纪检干部认真履职,做到不负重托、不辱使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就必须要讲政治、顾大局,坚决维护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一、讲政治、顾大局就是要在纪律审查工作中注重程序

纪律审查是一项政治性极强的工作,我们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来把握,时刻与中央的新精神、新要求保持一致。具体体现到工作实际中就是要守规矩、重程序。一是严格遵守《党章》“各级纪委受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的双重领导”规定,开展纪律审查依纪依规,整个过程都要自觉、主动在市纪委和区委的领导下进行,绝不能自行其事。二是纪律审查中的请示报告体现的是政治立场、政治纪律。必须树立工作纪律就是政治纪律、政治要求的理念。工作中,尤其是一些重要环节,一定要按规矩办事,该口头向相关领导报告的先口头报告,该正式行文请示的正式请示,决不搞先斩后奏、事急盲为。三是从信访举报件研判处置到干部问题线索初核、拟立案、调查取证以及最终对违纪案件审理和对违纪人员定性量纪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执行程序规定,夯实纪律审查工作责任,确保每个案子办得扎实、办得到位、办得符合大局。

二、讲政治、顾大局就是要树立正确政绩观

纪委是管党治党的重要力量,但不是党内的公检法,纪检的职责是依“纪”进行监督执纪问责。过去一段时期,我们在纪律检查工作中一提到“查办案件”就不自觉地联想到 “查办大案要案”,造成群众一提到纪委就认为是“抓人”、“打老虎”,评价纪委干部的标准简单地变成了“办案能力强”,由此也出现了过分专注较严重的违纪违法问题,而对一些“小”的问题有所忽视,放松了日常执纪监督,导致把执行纪律简单地和查办案件划上等号,混淆了执纪与执法的界限,缩小了纪委职责的范围。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转变工作理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一是在实际工作中坚决摒弃“违纪只是小节、违法才应去处理”的思维,要树立“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的理念,抓早抓小,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防止“小意思”演变成大腐败。二是在实际工作中坚决纠正以大案要案论英雄的偏颇认识,树立查大案要案是政绩,抓纪律、纠小错同样是政绩的价值观。三是在实际工作中把握好党风廉政建设“树木和森林”的辩证关系,避免把全面从严治党混同于、缩减为处理少数有严重问题的干部,“只盯树木,不见森林”。要从小处着力,救人于悬崖,用自己细小、平凡的监督,将党员干部一个一个违纪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用纪律和规矩管住大多数,促使整个政治“森林”生态保持健康局面,这应该是纪检干部对党的事业的高度负责,是纪检干部用行动体现讲政治,顾大局。

三、讲政治、顾大局就是要深化“三转”,切实转变工作方式

《党章》赋予纪委的核心任务就是维护党的纪律,就要用党规党纪对照衡量党员干部的行为,依纪依规进行监督执纪问责,维护纪律的严肃性、体现纪律检查的政治性。面对当前形势任务的变化,纪检机关讲政治、顾大局,就是要按照中央省市的要求,不断深化”三转”,切实转变工作方式,监督执纪问责都冲着纪律去、各个环节都突出纪律特点,真正把纪律挺在前面。一是纪律审查工作要在坚持“零容忍”惩治腐败的同时,抽出主要精力,紧盯“关键少数”、聚焦党员干部是否违反“六项纪律”,是否存在“七个有之”、“五个比如”现象,并作为纪律审查重点。二是在纪律审查中分清“纪”、“法”,“快查快结”,把违反纪律问题查清后,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三是盯住“四风”问题隐性变异,密切注意不正之风新动向、新表现,坚决追责曝光。四是认真把握实践“四种形态”,注重抓早抓小、动辄则咎,让“扯扯袖子、咬咬耳朵”、“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工作常态。综合灵活运用各种警示和处理方式,一步一步,把党的纪律真正严起来,立起来,使党员干部对纪律刚性约束心怀戒惧,从而自觉行有所止,把守纪律、讲规矩落到实处。用守住纪律底线,体现出纪检监察工作讲政治、顾大局。(作者系灞桥区委常委、纪委书记)


上一条:杨 鑫:扭住纪律建设不放松 做党章党纪党规忠实捍卫者
下一条:左 俊:坚持挺纪在前 积极践行“四种形态”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