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宁:守住底线把住关键 聚焦监督执纪问责
打印

在全党上下形成全面从严治党浓厚氛围,纪律检查机关在全面从严治党中作用进一步凸显地新形势下,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了党内监督的五类主体,纪律检查机关作为专责监督机关,是党内监督体系的重要一环,肩负着监督执纪问责的重任。这就要求纪检干部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守住底线,把住关键,聚焦主业主责,综合运用各种监督手段,把党内监督做深、做实、做细,为打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一、守住纪律底线,敢于担责、敢于负责、敢于尽责

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严,要害在治,只有把纪律底线守住了,才能管住党员干部中的绝大多数,才能更好地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纪委作为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严守纪律底线,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找准职责定位,回归职责本位,聚焦主责主业,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地履行好党章赋予的神圣职责。要时刻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界定的政治、组织、廉洁、群众、工作、生活“六大纪律”底线,用纪律盯紧“关键少数”,用纪律发现、审视、甄别各类违纪行为,转变执纪监督理念,准确把握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规范“五类标准”工作流程,确保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要强化监督意识,讲政治、讲忠诚,敢于监督、敢于叫板、敢于亮剑,敢于担责、敢于负责、敢于尽责,以眼里揉不进沙子的认真劲儿,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党内监督,维护好党章党纪党规权威,通过强有力的纪律监督,营造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的政治环境。

二、把住监督关键,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

加强对关键少数的监督。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要求,围绕党的“六大纪律”,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监督,加大对重点环节和“关键少数”监督方面的探索力度,结合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特点出发,努力寻求有效监督的途径和办法,建立健全一系列配套监督制度,真正把“关键少数”置身于党组织、党员、群众监督之下,贯穿于“关键少数”活动的全过程,防止权力失控、行为失范。

加强对关键岗位的监督。完善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加强岗位廉政风险防控,针对“人、财、物”管理岗位、执法执纪和行政管理岗位,以及市场招投标、医药购销、政府采购、资源开发等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岗位,按照风险发生概率、危害程度、风险后果等因素确定廉政风险等级,制定具体的防控措施,重点加强对这些岗位的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和严格执法执纪情况,办事公开和办事效率,工作作风和服务质量,遵纪守法和廉洁自律等方面情况的监督,着力从源头上预防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的发生。

加强对关键节点的监督。针对资金使用、资产交易、资源开放等重要环节节点,元旦、春节等重要节日节点,领导干部岗位变动、职务升迁等人生节点。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坚决纠正执行政策不严、心存侥幸搞变通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大明察暗访力度,重拳整治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送礼、公车私用、私车公养、滥发钱物、借婚丧喜庆事宜敛财等违纪行为;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营造风清气正社会氛围。

三、改进监督手段,不忘初心、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强化巡察监督。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巡视巡察相关要求,结合区域实际,坚持问题导向,以发现和解决基层党组织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从严治党不力等突出问题为核心,创新方式方法,参照点穴式、巡查式、回访式等巡视工作做法,深入探索常规巡察、交叉巡察、专项巡察等监督方式,增强发现问题的能力,注意发现苗头性问题,重视分析普遍性问题,防止小错酿成大错,高质量地抓好巡察工作,实现巡察监督全覆盖,并形成常态化机制,确保利剑高悬、震慑常在。

强化派驻监督。派驻监督的首要任务就是紧盯驻在部门是否坚持党的领导和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监督驻在部门严格执行党章,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维护中央权威、确保政令畅通。派驻机构要切实发挥好主观能动性,聚焦中心任务,突出主业主责,结合驻在部门职能特点,不断创新监督方式,探寻监督办法,优化监督内容。督促驻在部门制定和推行主体责任清单,按照党章要求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民主集中制,构建参加研究‘三重一大’事项互相通报、干部谈心谈话和提醒诫勉、调研约谈、与监督单位合力推进党风廉政教育等机制,让监督执纪问责成为封闭式链条,环环相扣、环环落实。

强化大数据监督。伴随着当前信息科学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爆发,中央对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战略的安排部署,“大数据”时代已拉开大幕。将大数据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机融合,将大数据思维引入监督执纪问责的全过程,是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管理、全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趋势。通过党员领导干部档案、个人重要事项报告、个人爱好、生活消费习惯等数据信息采集,分析干部成长轨迹,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早预防、早提醒;通过“大数据”直观准确地分析出某单位或某领域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的阶段性、倾向性问题;通过大数据的融入,用新视角、新思维、新方法,为新时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供信息技术支撑。(作者系耀州区委常委、纪委书记)


上一条:王仕志:把握“四种形态”切实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
下一条:牛春拥:发挥纪检监察职能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