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忙俊:瞄准热难点 倾力抓好纪检监察调研工作
打印

近年来,蒲城县纪委监察局把调研作为下情上达、交流经验、参与决策的重要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举措,抓好结果运用,为领导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示范带动,把调研作为大事抓紧抓好

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蒲城县纪委监察局把调研作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抓紧抓实。一是认识到位。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成立了蒲城县纪纪检监察调研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政策上给予支持,投入上给予保障。做到从县纪委书记到常委,从科室主任到同志,人人肩上有调研“压力”。二是部署到位。我们在全系统喊响“人人都是调研员”的口号,年初制定调研计划和重点课题,并逐一落实到基层纪委和机关科室,确保调研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实。对基层纪委,要求每半年完成1-2篇质量较高的调研文章;对机关各室,县纪委每季度分配调研课题,每季度通报调研情况。对优秀调研成果给予表彰奖励,激发干部调研热情。三是人员到位。在17个镇和63个县级部门建立了信息调研员,实现了调研网络全覆盖。各单位的调研干部优先参加会议,优先阅读文件,优先接触中心工作,为撰写调研报告储备“原料”。四是示范到位。委局机关领导班子既“挂帅”又“出征”,每月深入基层直接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杜绝了“纸上谈兵”,改变了“等米下锅、送货上门”。2012年,机关领导撰写调研文章21篇,我自己撰写了6篇调研文章。结合我县推行的惠农补贴“一折通”制度,撰写了《关于蒲城县惠农资金“一折通”的调研》,得到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认可,调研报告被《陕西党风与廉政》刊登。同时,我结合分管安全工作的实际,撰写了《关于煤矿安全的思考》,荣获全省领导干部调研三等奖。

健全机制,确保调研工作常抓常新

为把调研工作抓出实效,蒲城县纪委监察局建立了“三项机制”:一是课题导向机制。凡事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全局性问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共性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热难点问题,我们都专门进行调研,做到决策未定、调研先行,不经过调研,领导班子不研究、不拍板、不定案。二是督促检查机制。部署已定、调研随行。每年初,县纪委监察局以文件的形式下发调研通知,由教育室逐一登记备案,定期进行督查。2012年,我们对各单位调研情况进行了3次检查,对工作缓慢、措施不力、无调研结果的4个单位进行了通报批评。三是质量保障机制。质量是调研的生命线。我们利用以会代训的形式,邀请省市行家辅导,不断提高干部调研水平。机关领导和各室承担的调研报告须经县纪委常委会审议讨论,从源头上保证了质量。

注重运用,让调研结果有血有肉

成果只有转化为决策、措施才真正实现其价值。蒲城县纪委监察局坚持“三个围绕”开展调研:一是围绕中心工作和领导决策开展调研。发展是第一要务,廉洁是第一保障。我们结合县委开展的“围绕制约蒲城经济发展的干部作风、园区建设等八大问题,由县级领导牵头调查研究”活动,针对一些基层站所工作人员不作为、乱作为,县级部门干部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等不正之风,组织力量深入8个镇,召开座谈会15场次,和400余名基层干部、投资客商“面对面”征询意见,撰写了《蒲城县干部作风建设现状及治理对策》,从加强领导、深化监督、及时查处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获悉后,安排由县纪委牵头,召集有关部门讨论修改,制定完善了相关制度,推动了干部作风的持续好转。二是围绕群众关注的热难点问题开展调研。我县有些干部利用子女完灯升学、乔迁上梁、老人过寿等事宜乱发请贴,借机敛财,群众反映强烈。我们深入基层走访干部和群众300多人,形成了一份翔实客观、问题精准、对策严实的调研报告,得到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专门制定了《关于严禁党员干部利用婚丧喜庆等事宜大操大办的通知》,并对全县公款吃喝、领导干部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等进行了重点检查,先后对13个单位进行通报批评,警示训诫16人,政纪处分1人,得到了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三是围绕制度创新开展调研。近年来,结合开展反腐倡廉制度“落实年”、“质量提升年”等活动,我们加大调研力度。2012年,我们在对“小金库”问题进行调研后,提出了办证收费部门集中统一办公的建议,今年5月份,县政府就在财政局机关设立了办证收费大厅,从源头上杜绝了坐收坐支、截留挪用等违纪违法行为,也为开展便民服务工作积累了经验。


上一条:刘压西:学习党章作表率 贯彻党章履好职
下一条:张会明:对贯彻落实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的几点思考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