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岐山同志在福建调研时强调,要在思想认识、责任担当、方法措施上跟上中央要求,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以严明的纪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四种形态” 这一重要观点既是党内监督工作的重要理论创新,又在实践上推动了纪律审查工作的重大转型。对此,我认为作为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应当转变执纪理念,积极探索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强化对党员干部“指问题”、“早提醒”、“治未病”,促进“两个责任”有效落实,切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一要转变执纪理念,唤醒纪律意识。“四种形态”不仅是对监督执纪的新要求,更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就是要求我们用纪律盯住看牢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同时又教育管住绝大多数党员干部,着力把工作思路、方式和重心,从盯违法转向盯违纪,从管少数转向管大多数并重,从办案为主转向全面监督执纪问责,在零容忍惩治腐败同时,综合运用约谈、函询、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手段,抓早抓小、动辄则咎、治病救人。要坚持执纪监督问责的关口前移,采取喜闻乐见形式,强化党章党纪教育,让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纪律观念,增强遵纪守纪的自觉性。要勇于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要认真落实述廉述责、民主生活会等党内监督制度,严格规范流程,强化以问题为导向,沟通交流思想,总结经验教训,查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整改措施。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运用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等方式处理,使政治灰尘得到清洗,党内原则和纪律得到坚守。
二要改进执纪方式,聚焦“六大纪律”。新颁布《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划出不可触碰的底线。纪检监察机关在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中,要坚持法纪分开,回归党章对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定位,冲着纪律去监督执纪问责,将违纪问题作为纪律审查重点,切实把纪律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在执纪方式上,要拿着纪律尺子衡量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不仅要关注党员干部履职过程中的违纪问题,更要进一步对照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进行监督,对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的“少数”,坚决严肃查处,决不姑息。要持续深化干部作风建设,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实行直查严办,坚持“零容忍”、“无微不治”,坚决拍掉扑面的“苍蝇”,让群众更多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着力修复基层政治生态,不断巩固党的执政根基。要把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贯穿于问题线索处置、立案审查、执纪审理全过程,突出执纪特色。从审核内容、审理节奏、审理文书、处分执行四个方面入手,在事实认定方面,重点抓住违纪行为;在证据要求方面,区别对待违纪和违法;在量纪尺度方面,适度从严,形成有力震慑,防止党员干部滑向违法深渊。
三要增强执纪效果,突出工作重点。“四种形态”针对党员干部违纪行为的共性规律,描画出从量变到质变的梯度轨迹,给出了由轻到重的因应之策,呈现点面结合、纲举目张的合围之势。这就要求我们在履行执纪监督问责职责中要突出重点,正确处理好“树木”与“森林”的关系,治“病树”,拔“烂树”,护“森林”。要聚焦违纪易发多发领域,以发现问题为导向,开展专项巡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着力增强纪律审查综合效果。要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集中执纪监督力量,以零容忍的态度抓好党的纪律执行,切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要以查清主要违纪事实为重点,做到快进快出、快查快结,提升纪律审查效率。要根据党员违纪程度和本人改正错误的态度,注重灵活运用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手段,着力达到既惩处又教育还震慑的综合效果。对违纪情节和错误轻微的党员干部,要善用、多用组织处理手段,及时批评教育提醒;对一般违纪问题,态度好、改错意识强的,可以依纪依规从轻处理,给党员干部改过自新机会。要向党员干部传递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小病快治、小错即纠,真正体现对党员干部的严管厚爱和人文关怀。要夯实“两个责任”,层层传递责任压力,以问责倒逼各级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和班子成员以及纪检监察组织负责人学清单、建清单、履行清单,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要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活动,坚决严惩“灯下黑”,清除“害群之马”,着力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作者系西乡县委常委、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