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工作事关人民福祉。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是当前全党全国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政治责任。今年以来,陇县纪委坚守责任担当,紧紧围绕脱贫攻坚这一中心任务,切实发挥支持、保障、促进职能,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以严的精神、实的作风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战役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
一、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及时跟进中央、省、市、县委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询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准确掌握扶贫领域违纪违规问题的具体表现和执纪监督存在的薄弱环节,研究制订解决之策。一是狠抓纪律教育。在各级党员中深入开展以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为主题的专题教育;采取集中辅导培训、巡回宣讲等方式,深入开展廉政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和问责条例宣传教育;突出警示教育,以近年来查处的村组干部贪腐问题为反面教材,警示提醒党员干部严守从政底线,自觉遵循党纪党规。二是压实工作责任。把查处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按照“谁主管、谁监管”原则,制定细化镇党委、部门党组和纪委、派驻部门纪检组工作责任清单,建立问题线索月报告工作制度,明确各镇纪委每季度至少查处一起、主管部门纪检组每年至少查处一起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工作要求,靠实责任,构建形成主管部门直接监督、纪检监察综合监督、各镇党委政府属地监督的责任体系。三是深化制度建设。建立完善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监督办法,深化提升村民监督委员会、村务公开等工作制度,建立推行扶贫工程项目群众监督工作法,让群众代表全程参与项目申报、招投标、材料采购、施工建设、验收决算等,堵塞漏洞,减少权力寻租,提升制度的刚性约束。
二、坚持聚焦基层,精准监督。把推进扶贫攻坚作为监督执纪问责的重点,用好监督检查这个利器,全面加强对脱贫攻坚政策落实和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做到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一是突出重点抓监督。紧盯镇村党员干部这个重点和精准识别、扶贫项目资金安排使用等关键环节,强化对职能部门履职尽责情况的再监督、再检查,综合运用明察暗访、随机抽查、资料审查、入户走访等方式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30多次,查纠存在问题和不足50多条。二是畅通渠道广监督。建立“宝鸡·陇县清风”微信平台,向社会和群众公开投诉举报电话、信箱,安排专人及时受理登记群众来信来访,畅通信访渠道。加强与扶贫、审计、财政、住建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信息共享联动机制,扩大监督领域和范围,提升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创新方法强监督。积极发挥电视问政这个监督平台,把脱贫攻坚政策落实作为《百姓问政》主题之一,通过走访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建议,建立台账,及时交办,跟踪问效,督促各相关职能部门切实履行职责,从严从实抓好工作落实,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三、坚持挺纪在前,精准问责。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制定下发《脱贫攻坚工作纪律规定》,突出重点,“亮剑”执纪,持续释放违纪必究、执纪必严的信号。一是抓早抓小。自觉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在扶贫、教育、卫生、民政等部门设立群众监督箱,及时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建立扶贫工程项目廉政预警谈话制度,严格落实警示提醒、诫勉督导、责令纠错三项制度,对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早发现、早提醒,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错误。二是坚决惩治。紧盯产业扶贫、移民搬迁、扶贫资金分配、工程招投标等重点环节,主动深入基层,摸排问题线索,健全线索快速移送和案件查办协作配合机制,以零容忍的态度,持续加大惩治力度,坚决查处虚报冒领、贪污挪用、挤占截留扶贫资金和在扶贫政策落实中优亲厚友、弄虚作假等问题16件,给予党政纪处分16人;并对典型案件进行了公开通报曝光,在全县形成了强大震慑。三是严肃问责。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对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措施不实、审核不严、造成不良影响的4名党员领导干部进行了问责,3人给予警示训诫,1人给予党纪处分,以强有力的问责倒逼责任落实,以正风反腐的实际成效增强群众的切身获得感,确保党的扶贫政策全面落实、贫困群众真正受益。(作者系中共陇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