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首次将“家风建设”写进条例,为党员干部明确划出了纪律红线。镇巴县以学习贯彻新《条例》为契机,将家风建设融入到党员干部廉政教育中,从点滴入手,潜移默化,建设“小家风”,筑牢“廉政墙”。
挖掘本土家训,营造崇廉氛围。通过采访当地名人、退休老干部、家风家规传承人和查阅档案资料等,多角度、全方位挖掘本地家规家训故事,大力弘扬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从实质性、传承性、可考证性等标准筛选出优秀家规家训93例,搜集、梳理出以符先辉、符文学为代表的符氏、以孝道为核心的冯氏、有664年历史的刘氏等家族的家规祖训和勤廉故事,在全县广为宣传,使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礼。
丰富活动载体,强化廉政教育。该县将优秀家规家训纳入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内容,以“教育树廉,基地讲廉,文化引廉”为抓手,在党员干部中推进家风建设,以家风带动民风。利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推送优秀家风故事、廉政廉吏故事,党员干部随时可学习、随时受教育。以基地建设为基础,广泛培育优秀家风家训的宣传阵地,打造家风家训馆16个、乡风文明街54条、文化墙1.6万平方米。镇(办)结合本地实际,将家规家训融入到乡规民约中,修订完善黎坝乡约、白河村规等乡规民约160例,进一步发挥乡规民约的教化作用。以“亮家风·晒家训”为核心,开展“最美家庭”“脱贫之星”等评选活动,涌现出中省市县各类模范典型120余人。
发挥引领作用,织密监督网络。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主动学好新《条例》,积极培育好家风。将家风作为党员干部“八小时外”监督工作的重要依据,综合运用“四种形态”,对家风不正、家教不严的党员干部进行警示、问责。把廉洁家风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纳入个人事项报告、述责述廉、民主评议等重要工作中,要求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做表率,培植好家风,以良好家风促党风、正社风、带民风。(镇巴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