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彰显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的新思路、新境界和新水平,其中折射出来的治党建党理念,既与我们党从创建到一路胜利走来所秉持的光荣传统一脉相承,又与我们党当前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所反映的时代特征与时俱进,更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使命担当的宝贵品质。抓好《准则》和《条例》的学习贯彻,就必须深刻领会精神实质,不断提升思想认识,努力自觉实践。
第一,深化学习《准则》和《条例》,要原原本本领悟精神实质,深刻认识“严”的目的在于爱护党员干部
一是把握《准则》正向引导的作用,要在践行中多对照。过去的《准则》,针对的对象是党员领导干部,而新修订的《准则》则是面向全党,《准则》的8条281个字,是我们党执政以来第一次坚持正面倡导、面向全体党员的党内廉洁自律规范。这是党中央对广大人民群众作出的重大的承诺,全党同志必须更自觉地用新《准则》衡量和规范自己的言行。新的《准则》为8700多万党员树立了道德高线,有利于使党员进一步达到“不想腐”的境界。通过对照检查寻找差距,在促进党员干部不断提高道德休养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二是把握《条例》负面惩戒的作用,要在践行中常反省。修订后的《条例》,把党章对纪律的要求整合成“六大纪律”,剔除了与现行法律有重复的内容。新的《条例》是我们党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一把尺子,突出党纪特色,开列负面清单,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划出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学习贯彻《条例》,必须时刻保持一种“警”和“戒”的自律意识,每遇到一个问题、每面对一次诱惑、每作出一个决定、每实施一个行为都要谨思慎为,把党规党纪刻印在心,永远树立遵纪守法的模范。
三是把握“规矩”教育保护的作用,要在践行中促自觉。《条例》中明确的五条原则,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原则体现了从严要求;党纪面前一律平等原则体现了公平公正;实事求是原则体现了错责对应;民主集中制原则体现了尽善正确决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原则体现了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王岐山书记“四种常态”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各级党员干部的关怀爱护,真正把纪律挺在法律之前,不要让小问题演变成大危害,这既是对党的事业负责,也是对党员个人负责。
第二,深化学习《准则》和《条例》,要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深刻认识“纪”的尊严在于真抓真管
首先要加强党性教育,防止组织观念“虚无化”。有的党员把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全局利益之上,对中央的决策部署阳奉阴违,对上级的三令五申置若罔闻,对重大政治原则问题说三道四,归根到底是党性修养不到位、立场观点有偏差。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党性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始终牢记“四个服从”,进一步强化党的意识和组织意识,始终与党同心同德,始终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纪律约束,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其次要强化制度约束,防止组织生活“庸俗化”。近年来查处的一些案件,虽然违纪情节有所不同,但大都与没有严格执行组织制度有关。比如有的爱“拉山头”;有的搞“一言堂”;有的当“老好人”。要防止和解决这些问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增强制度意识和程序观念,对于发现的问题苗头要及时开展严肃认真地批评和自我批评,反对上下级和干部之间逢迎讨好、相互吹捧,增强党内生活的原则性和实效性。
再次要严格执行纪律,防止组织管理“空泛化”。严格执纪问责,是防止纪律空转的有效手段。要加大查处力度,对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拒不执行或擅自改变党组织作出的决定、个人或少数人决定重大事项的,对在党内搞非组织活动、破坏党的团结统一的,对违规违纪选拔任用干部的等等行为,必须给予严肃处理。要坚决改变一些党组织对党员不敢从严要求、管理偏宽偏软甚至放任自流的状况,对问题突出的要启动问责机制,严肃追究有关组织和领导的责任。
第三,深化学习《准则》和《条例》,要下大气力端正风气,深刻认识“学”的成效在于推进行业健康发展
一是要解决好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不实的问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委主要领导,要把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迫切摆到议事日程上来,紧密结合单位实际,深刻分析存在的隐患盲点,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抓好工作落实。要把学习贯彻《准则》和《条例》与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结合起来,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在谋划今年的工作部署中目标追求更高一些、措施办法更实一些、管理监督更严一些。
二是要解决好主动思谋工作劲头不足的问题。对照“三严三实”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主动思谋工作劲头不足。工作按部就班的制式套路太多,主动思谋的创新性举措少,整天陷于具体事务,工作的超前性、条理性、主动性比较欠缺。学习贯彻《准则》和《条例》,我们不仅仅要知悉对错政乱政的惩戒,也要知晓慢政怠政的严重后果,使党委的龙头带动作用和机关部门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步发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谋事上提高,在干事中成长,在成事间进步。
三是要解决好持续巩固行业良好风气的问题。要坚决整治工作纪律松散、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维护我们行业勤业高效、风清气正的良好形象;要坚决查办“公路三乱”、趋利执法、侵害群众利益等问题,对运管路政执法中出现的违纪违法问题有关部门要加强调研,切实拿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坚决查办授意中标、质量事故、招聘敛财、违规操作等案件,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不断推进交通运输事业健康发展,为更好地服务“三个陕西”建设再立新功。 (作者系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