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创争出”机制引领纪检监察工作创先争优
打印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安康市纪委创新建立“创争出”考核机制,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扎实开展“全市创优秀、全省争先进、全国出经验”活动,激发了纪检监察干部干事创业激情,推动了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迈上新台阶。“全市创优秀”创出硕果,纪律审查、廉洁文化、政风行风建设以及有关中心工作获得市委、市政府表彰50多项,市纪委监察局连续五年荣获全市目标责任考核优秀等次。“全省争先进”争出风采,纪律审查工作荣获2015年度“全省先进集体”,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考核位列全省第一,党风廉洁建设巡察、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反腐倡廉信息宣传和涉腐舆情处置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组织编写的22万字的《村干部廉洁履职读本》在全省推广。“全国出经验”拼出亮点,岚皋县“统派直管”改革得到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批示,中央纪委组织部原部长张立军一行来我市专题调研;继去年汉阴“沈氏家训”被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宣传推广后,今年白河“黄氏家规”又被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宣传推广。

立足创先争优,建立“创争出”考核机制。针对过去纪检监察工作目标责任考核流于形式、不能有效激发干部积极性的问题,本着“跳起来摘桃子”的理念,立足创先争优,创新建立了“创争出”考核机制。一是两头考核。在考核内容上,实行考优考差,通过考核两头带动中间。考优就是对业务工作受到中省市命名表彰的、被中省市文件或会议推广的、在中省市会议上交流经验的、在所在单位召开中省市现场会观摩示范的、得到中省市领导批示肯定的,以及在中省市单项工作评比中位次靠前的,一律加分;考差就是对在中省市单项工作评比中排名靠后、受到中省市通报批评、工作失职失责、受到“一票否决”的,一律减分。把考优加分和考差减分相加得到总分。两头考核实质是充分运用日常单项工作评比结果,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二是分块考核。针对管理对象的不同特点,把考核对象划分为市纪委机关各室部、部门纪委纪检组、县区纪委三大块,分块实行考核。分块考核克服了过去把考核对象“一锅煮”的弊端,凸显了同类别的好中差,具有可比性和说服力。三是分层考核。把考核对象取得的工作成效,分成“全市创优秀、全省争先进、全国出经验”三个层次进行考核。“全国出经验”难度大,赋分自然高;“全省争先进”难度次之,赋中等分;“全市创优秀”难度相对小,赋分也少。分三个层次考核工作成效,凸显了创先争优的鲜明导向性。四是分步考核。在考核步骤上,总体上实行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平时收集各单项工作评比考核结果,年终分步算总账。年终算总账按照自行申报、初审核实、意见反馈、会议审定、通报结果“五步法”进行。自行申报环节,由各单位按考核要求向市纪委申报参评项目,逐项附印证材料。初审核实环节,由市纪委组织部对参评项目逐项核实、汇总,并结合平时掌握的情况,初审确定各单位可计分项目及赋分情况。意见反馈环节,向各单位统一反馈计分项目及赋分情况,被考核单位可对初评结果提出不同意见。会议审定环节,市纪委常委会听取汇报,审定“创争出”考核得分情况及排名位次。通报结果环节,由市纪委发文通报各单位“创争出”考核得分及排名情况。

加强组织领导,把“创争出”机制落到实处。一是精心组织部署。市纪委成立了以纪委书记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组织部、办公室等相关室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争出”工作领导小组,由市纪委组织部负责日常工作,建立了领导主抓、机关室部和部门、县区共创的组织落实机制。每年年初市纪委全会都对“创争出”活动进行安排部署,制发“创争出”安排意见和考核办法,引领“创争出”工作有序开展。二是夯实工作责任。落实“创争出”一把手工(下转13页) (上接18页)程,明确各级纪委书记、纪检组长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直接负责,建立“创争出”工作任务书、路线图,实行任务签字背书。按照一项重点工作、一班人马主抓、一次深入调研、一套机制办法、一次现场推进、一个样板示范的“六个一”机制,进一步将工作责任和工作措施落实落细。三是抓点示范带动。实行市纪委班子成员包联县区和部门、包抓“创争出”项目责任制,坚持重点项目示范带动、现场会观摩、典型引路等措施,带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奋力“创争出”。在县级派驻机构“统派直管”改革中,市纪委主要领导在岚皋县抓点示范,多方听取意见建议,亲自审定试点方案,指导县上试点工作,及时探索总结经验,培育形成了改革的“岚皋模式”。在探索建立党风廉政建设巡察制度中,市纪委主要领导在石泉县驻点调研,指导县纪委积极实施巡察试点,为全市巡察工作开展积累了经验。四是评比通报倒逼。紧扣纪检监察主业主责,强化“创争出”重点工作台账管理,实行专项统计、专项评比。对纪律审查、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纪检监察信息、宣传教育、自身建设等重点工作,坚持“一月一排名一通报”,评比通报结果直接计入“创争出”项目积分。通过定期评比通报,倒逼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奋勇争先。

注重结果运用,全面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创先争优。我们高度重视运用“创争出”结果,引领和推动各项工作追求高标准、争创一流。一是推广“创争出”成果,推动整体工作上台阶上水平。这几年,先后培育推广了统派直管“岚皋模式”,完成了全市10个县区纪委派驻机构“统派直管”改革,在全省率先实现县级纪委派驻监督全覆盖;总结推广巡察工作“石泉经验”,在市县全面建立党风廉政建设巡察制度,得到省纪委和省委巡视办充分肯定,认为“安康模式”为全省基层巡察工作提供了经验;探索推广廉政文化进景区的“平利特色”,创建了一批省级廉政教育示范基地;大力宣传推广汉阴“沈氏家训”和白河“黄氏家规”,学家规、明家训在安康蔚然成风;探索推广基层镇办纪检干部专职化、纪律审查设施标准化和工作规范化的“三化”经验,提升了基层监督执纪工作水平,推动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走在全省前列,受到省纪委表彰。二是表彰“创争出”先进,为先进鼓劲加油。坚持每年在纪委全会上,大张旗鼓地表彰“创争出”先进典型。近年来,有40多个单位、70多人次获得全市“创争出”表彰奖励。坚持把“创争出”结果与干部评优树模、提拔使用相挂钩,对在“创争出”工作中务实苦干、拼搏奋进、成绩突出的干部,或选派外出学习,或表彰奖励,或提拔使用。以“创争出”结果为导向,市纪委推荐2名优秀干部到省直机关任职,机关11名干部提拔为副县级领导干部,3名班子成员、5名室部主任到县区和部门任职;十县区纪委书记,届中调整4人,这次换届6人转任县区委副书记或常务副县长,全部重用或提拔使用,真正让“创争出”先进者精神上受鼓舞、物质上得实惠、政治上受重视。三是诫勉约谈“创争出”后进,给后进传导压力。建立常态化的诫勉约谈机制,对单项工作排名靠后的,及时约谈提醒,督促抓好整改,推动追赶超越。三年来,市纪委约谈县区、部门党委党组书记82人次,约谈纪委书记纪检组长140人次;先后要求15个后进县区纪委、部门纪检组和镇办纪委在全市会议上表态发言,剖析工作差距及原因,明确赶超方向;对3个“创争出”工作连续靠后的单位进行全市通报,并对有关负责人调整任职。 (作者系安康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上一条:眉县:揪住纪律审查的“线头”着力提升信访举报工作成效
下一条:深化“两学一做”助推追赶超越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