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忠:改革要向不作为风气开刀
打印

凡是官僚主义盛行的地方,市场经济往往发展得比较缓慢。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基础性”上升到“决定性”,体现了党对市场经济规律的遵循,是中央对市场作用的新定位。现在很多领导干部在面对市场这只“手”时很不习惯,说到底是官僚主义在作怪。这类干部习惯于当官做老爷,习惯于“别人求我办事”,把手中的权力当做包治百病的“神药”。今后,我们要坚决向这种不良风气开刀,进一步强化市场意识、服务意识,自觉运用市场规律解决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首先要破除本位主义风气。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过程中,一些原本可以下放或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有些部门为了本部门利益,以种种借口拖着不放或者“分期下放”;在机构改革中,有些部门担心削弱了自身地位,不愿改甚至反对改。这些都是本位主义的表现,深化改革,局部必须服从全局。其次要破除机会主义风气。这里所说的“机会主义”,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机会主义,而是指不愿付出改革成本,只希望他人承担改革成本,自己坐享其成“搭便车”的投机取巧风气“搭便车”的行为,这种行为将延长本轮改革的时间,错过最佳改革时机,增加改革成本。最后要破除不作为风气。这些不良风气是影响改革的负能量,是推进改革的绊脚石。面对新一轮改革的繁重任务,消极等待、被动应付没有出路。每一名领导干部都应置身其中,勇当改革践行者、推动者。


上一条:韩庆详: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思路
下一条:四川省巴中市广播电视局原党组书记、局长范瑞亭查案手记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