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贪污受贿被立案侦查的四川省巴中市广播电视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正处级)范瑞亭,依仗自己的高学历和反侦查意识,不仅不配合办案人员的讯问,反而在看守所内绝食对抗,多项贪污证据被查实后仍负隅顽抗,试图拉拢看守所干部替其传言收买证人翻供。最终经巴中市反贪部门艰辛努力,未受“零口供”影响,以确凿的证据成功突破全案。范瑞亭被法院一审以贪污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零六个月,范瑞亭不服上诉。四川省高级法院发回重审。
2011年8月8日,巴中市中级法院再审维持原判。目前,范瑞亭已经被送往监狱服刑。
群众举报:知晓法律的广电局长嚣张对抗
2010年初,一封封举报范瑞亭涉嫌贪腐犯罪的信件像雪片似飞向有关反贪部门。对此,反贪部门高度重视,为侦办范瑞亭涉嫌贪贿犯罪一案,专门成立“3·22专案组”。
很快,专案组发现侦办该案困难重重:2010年2月,范瑞亭刚刚调离巴中市广电局。因调离市广电局的时间短,范本人和相关人员都对相关事项以尚在交接中进行辩解,事实一时难认定。立案后,范瑞亭畏罪心理增强、对抗心理加剧,案件突破难、取证难。
选哪一点人手向纵深推进,抓牢铁证,准确定性,给贪官以重创?这个问题让专案组人员紧锁眉头,陷入沉思。
经过反复研究讨论,专案组针对案情实际,决定兵分两路:一路对范瑞亭正面展开讯问工作,另一路迂回包钞,从外围行进侦查,搜集补充证据。
按照部署,反贪部门将范瑞亭“请”到了专案组。审讯室里,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即将打响,空气骤然凝固。只有“嘀嗒嘀嗒”的挂钟声特别清晰。
“范瑞亭,你知道我们请你到检察院干什么吗?”办案人员讯问道。“当然晓得!”范瑞亭不紧不慢地说:“肯定是有人向你们诬告了我。你们是在履行公事,没错。但是,我是懂得政策和法律的,哪敢去碰‘高压线’?不合理不合法的钱财,就是用水桶给我做胆,我也不敢沾边呀!再说,‘坦白从宽’的政策我几十年前就学过的。这你们一百个放心。”
范瑞亭自视高明,认为专案组没有证据,拿他没辙。面对讯问,范瑞亭采取了沉默、死不开口的手段去对抗审讯,使审讯工作陷入僵局。
称自己懂法的范瑞亭还故意试图激怒审讯人员,反复试探专案组对案件事实的掌握情况,傲慢指责反贪部门限期人身自由,是严重违法。
“不管是坦白从宽,还是抗拒从严,我们都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你确实有没默权,但我们过去也办过不少没有犯罪嫌疑人口供,照样定罪的案子,我们绝不会诱供逼供。这你明白,我们也清楚。不过你继续抵赖,只会让你没有回头路可走。我们下次再见面之时,就是你的问题清楚之日,也是你接受法律严惩的时候,那时你再后悔就晚了。”专案组审讯人员铿锵有力的一番话,让范瑞亭不寒而栗。
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专案组从范瑞亭细微变化中捕捉到了战机。在一次谈话中,范瑞亭声称其安排巴中市广电局工作人员退还过平昌县广播电视局原副局长文峰(另案处理)2万元现金,审讯人员敏锐地感到此事有猫腻,将此事记录了下来。范瑞亭自知说漏了嘴,再次缄默,不言,接受讯问时闭目养神或变相绝食。
专案组决定以此为突破口,深挖下去。
外围侦查:以证据突破“零口供”
由于外围侦查组采取强有力的侦查措施,最终证实:2010年3月10日,范瑞亭将收受文峰的2万元现金交由他人退还,但把收条的时间提前到2009年10月18日,证明了范收受文峰2万元贿赂的犯罪事实,这个有力证据撕开了案件的突破口。
在查实了范瑞亭收受文峰2万元的犯罪事实后,专案组还了解到一条重要线索,范瑞亭曾向某网络公司索要过一笔钱。专案组立即组织干警赴绵阳展开调查取证工作,最终查实了范瑞亭以仓储费的名义向绵阳某科技有限公司索贿13万元的犯罪事实。就在专案组掌握范瑞亭受贿犯罪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范依然将专案组对他善意的规劝当成是哄骗,始终以沉默对抗,或使尽各种方式为自己的罪行找借口百般狡辩。
在侦查中,市广电局事业发展科科长王智进入专案组视线,专案组决定以其为突破口展开突击审讯,对王采用“攻心”方略,在侦查人员的巧审下,通过一次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谈话,最终突破了王智的心理防线。王智交代:2009年3至6月,范瑞亭授意王采取收入不入账的方式,隐匿四川爱通公司支付给市广电局的2009年度设备安装运行费共计57.4万元,这笔钱就成为范个人的“小金库”。2009年12月,范瑞亭以单位拜年的名义将其中的10万元私吞。
负隅顽抗:看守所内仍想收买证人翻供
在看守所羁押期间,范瑞亭仍然指望通过缄默不语的“零口供”方式,掩盖罪责,蒙混过关。某天,范瑞亭被带进审讯室时,一进门就螃蟹造反横冲直撞。没等专案组审讯人员发问,他先发制人,吼道:“你们找我有什么事?现在是法制时代,我有言在先,我有沉默权。就算是受贿,我死不认账,量你们也给我定不了罪。”好一个刁蛮的人!不过,范瑞亭低估了专案组一查到底的决心和掌握证据的能力。
主审人员适时将银行交易清单等证据丢在了范瑞亭的面前。但范一口咬定对此事不知情,也不知道王智将10万元“小金库”资金转入范本人账户的目的和动机。
专案组决定让证据说话。一方面继续加大对范瑞亭的审讯力度,另一方面迅速查询范瑞亭工资账户银行交易记录,证实了范瑞亭早已知晓他本人工资账户进账10万元的事实,且证实了范明确地知道此款是单位“小金库”的钱。
然而在调查“小金库”资金来源时,却让专案组的侦查工作陷入了困境。原来,范瑞亭了解法律,城府深、心机重,具有较强的反侦查能力,在实施犯罪行为时,留下了一些退路。在省广电厅查处文峰等人倒卖设备之初,范瑞亭授意王智撕毁了所有“村村通”设备调拨单,致使近30万元“小金库”的来源根本无法查实。就在外围取证工作陷入僵局时,审讯组却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范瑞亭在羁押期间竟利诱、腐蚀拉拢看守所干部,唆使看守所干部帮助其给王智带口信,要王智推翻以前的口供,将范贪污的10万元说成是借用。同时承诺释放后立即将10万元还给王智老婆,并给王智老婆安排工作,负担王智儿子读大学的全部费用,而且立即给王智开一个账户,每年存入4万元作为王智为其承担罪责的补偿。
专案组经过周密部署,依法将范瑞亭在羁押期间的所有串供行为予以收集、固定,转化成有力的证据链条,使范的犯罪事实无所遁形。
铁证如山:“零口供”不碍法院定罪判刑
此后,范瑞亭案的侦破势如破竹。据查,2009年9月,平昌县广播电视局原副局长文峰(另案处理)为感谢范瑞亭对其工作及职务晋升上的帮助,送给范瑞亭现金2万元。
2009年12月中旬,四川某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经理汪山与范瑞亭经协商达成口头协议,巴中市广电局在2009年12月底全部接收该公司供应的13万余套设备,为此,该公司支付13万元库房租金。2009年12月21日,这笔13万元仓储费存人范瑞亭个人的储蓄卡。
2009年,巴中市广电局原事业发展科科长王智收取三笔公款共计53万余元,范瑞亭授意王将这一款项不存入巴中市广电局财务账,由王全部存入个人及其母亲名义开户的储蓄卡内。2009年12月16日,范瑞亭以争取项目需钱为由,叫王智从其保管的资金中支取。王智通过网上银行转入范瑞亭的工资账户内10万元。
2010年11月,巴中市中级法院经审理查明,范瑞亭收受他人财物2万元,侵吞公款23万元,犯贪污罪、受贿罪,数罪并罚,一审判处范瑞亭有期徒刑10年6个月。范瑞亭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
2011年8月8日,四川省高级法院发回重审,巴中市中级法院再审维持原判。同案的巴中市广播电视局原事业发展科科长王智因犯贪污等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