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为内容的“三转”是中央纪委就新时期加强纪检监察工作和自身建设作出的重大部署和要求。如何落实“三转”,如何科学高效履职、如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也成了当前摆在乡镇纪委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做为一名镇纪委书记,笔者认为只有从聚焦纪检主业、突出务实创新、践行“三严三实”三个方面入手,才能更好地破解这一难题。
聚焦纪检主业转职能,实现乡镇纪委业务由散到专的转变。乡镇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与群众离得最近,交往最多,乡镇纪委作为最基层的纪检监察机构,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和农村党员、干部,在承担保护、监督、教育、惩处四项职责的同时还担负着兴一方经济、保一方稳定的重任,随着改革的深入,身上担子也越来越重,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受多种因素制约,当前乡镇纪委普遍存在着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纪检干部主管业务抓得少,其他业务管得多的问题。如在关中农村,乡镇纪委在人员组成上,一般由三至五名委员组成,除纪委书记为专职外,其余人员均由党委干事、政府文书、经管站长等兼职;在工作分工上,乡镇纪委书记除主管纪检监察工作外几乎都分管着计划生育、信访维稳或其他工作。加之近年来反腐倡廉制度的不断创新和深化,纪委书记一般还负责所在乡镇的村民监督委员会、便民服务大厅、机关廉政灶等诸多工作,大大分解了纪委书记抓自身业务的精力,被称为“种了别人庄稼,荒了自己家的田”。落实转职能要求,当前必须要明确乡镇纪委的职责定位,严格落实乡镇纪委书记主抓纪检业务制度,改变以往分工过多、业务宽泛、大包大揽等问题,让乡镇纪委把主业真正放到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上来。另外还要下势解决好乡镇纪委“既当监督员又当战斗员”的问题,对于纪委牵头负责的反腐倡廉相关制度该保留的保留、该移交的移交,让乡镇纪委甩开“包袱”,轻装上阵,聚焦主业,做到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
突出务实创新转方式,实现乡镇纪委工作由弱到强的转变。转方式是落实“三转”要求的关键,乡镇纪委转方式首先要强化制度建设,拓宽教育方式。乡镇纪委要充分发挥教育监督作用,一手抓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一手抓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扎牢党员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制度笼子;其次要坚持执纪为民,改进办案方式。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重点查处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和与民争利的突出问题,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不断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最后要坚守责任担当,创新监督方式。要立足农村实际,不断推进制度创新,紧紧围绕农村“三资”管理和群众关心关切的惠农政策落实等问题,大力推行“村财镇(乡)管”、“三审两签一盖章”等村务财务监管制度,用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让乡镇纪委在转方式中有为、有位、有威。
围绕“三严三实”转作风,实现乡镇纪委效能由庸到勤的转变。“三严三实”是习近平总书记就当前干部作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目前,乡镇纪委要把落实“三严三实”要求作为转作风的有力抓手,作为正在开展的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切实抓好抓实抓细。一是要率先垂范,将“三严三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其成为乡镇纪委和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新标准、对照检查的新标尺。二是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坚持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纪律保证的要求,高举监督检查利剑,切实保障党和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在农村的全面落实,为深化农村改革保好驾、护好航。三是“正己才能正人”,乡镇纪委既要严肃执纪又要严格自律,特别是乡镇纪委书记更要按照“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要求,做落实“三严三实”的标杆,做正心、修身、律己的表率,以上率下带动基层干部勤政廉政,实现干部作风的彻底好转,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带民风促社风。 (作者系大荔县安仁镇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