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秦都区纪委认真贯彻中省市纪委全会精神,严格落实“三转”要求,强化执纪监督,科学有效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作用,为建设开放、富裕、美丽、和谐、幸福的新秦都提供了有力的政治和纪律保障。
转职能,攥指成拳抓主业
厘清职能明主责。调整内设机构,撤销纠风室和党廉室,设立党风政风监督室;撤销执法监察室和行政效能监察室,设立执法和效能监督室。精简参与议事协调机构,保留或继续参与议事协调机构8个,取消或退出41个,把不该管的工作交还给主责部门,着力做强做优主业;严格落实镇办及区直部门纪委书记、纪检组长专抓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明确要求分管的其他业务工作,在做好转交后立即退出,真正集中精力抓好主责,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制定了《进一步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系统管理的意见》,实行“五统一”,即统一学习培训、统一安排调度、统一纪律要求、统一目标考核和统一办案保障。通过一系列举措,有力促进了纪检监察工作向主业聚焦、力量向办案倾斜、精力向监督集中。
突出主业抓预防。全面落实《惩防体系建设2013-2017年工作规划》,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反映党员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谈话提醒、诫勉、函询、教育,切实做好预防到位。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源头防腐的根本,先后完善提升省纪委17项制度,重点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围绕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三道防线”,共排查廉政风险点3724个,编制权力“清单”150份,绘制流程图640张,做到在阳光下晒权,在监督下用权。特别是探索建立社区监委会制度,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行全程监督,先后监督低保审批等各类事项640件,纠正不合理问题400多个,有效规范和约束了基层干部行为,省纪委已经决定将此项制度在全省推行。
聚焦“四风”强执纪。坚持常态化抓作风建设,以抓铁有印、踏石留痕精神抓好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紧盯春节、清明、五一、端午等节假日,强化监督执纪,对公车封存、公款消费、公款旅游、公款送礼等问题进行不间断监督,先后对14人进行了政纪处分和警示训诫。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后多次对机关工作纪律、服务态度、工作效能进行明察暗访,进一步强化了纪律作风。同时,紧紧聚焦“四风”问题,扎实开展了办公用房、公车管理、执法三乱、干部“走读”等六大专项整治活动,对不合规定的,及时问责,责令整改,巩固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
强化履职抓惩处。坚持把惩治腐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制定下发了《秦都区规范信访举报和案件线索受理工作管理办法》,推行委局机关全员接访制度,实行信访线索定期分析研判,每月、每季度对信访问题及时梳理,分类处置,分级办理,全程跟踪、定期回访,做到及时处置、快查快结,本级信访举报初核率达96%以上,今年上半年区纪委共受理信访举报120件,重复件42件,初核48件,了结41件,转立案1件,正在办理30件。进一步完善了《案件协办机制和案件线索管理制度》,实行全员办案,要求人人会办案、办好案。在全区筛选、抽调纪检干部,组成协作办信办案人才库,有效解决了办案人员不足、力量不够的问题。同时,加强与检察、法院、公安、审计等部门的协作,形成联审监督、协作办案。“三转”以来,立案51件,结案51件,党政纪处分60人,涉及科级领导干部10人。
转方式,强化监督重实效
落实责任,强化组织监督。年初组织召开了纪委全会和政府廉政工作会议,印发了《2014年全区反腐倡廉工作责任分工》,逐项细化分解任务,明确57项具体目标,落实了牵头单位和包抓责任人。督促各镇办、各部门层层分解任务,层层传导责任,要求牵头单位、参加单位每季度汇报一次承担任务进展情况,对落实不力、进展迟缓、效果不明显的,在全区通报并进行约谈。
加强检查,强化效能监督。创新开展第三方动态监督,每个季度,委托第三方采取随机评议的方式,对部分行政执法部门、行政管理部门和窗口单位的履职情况,进行动态评议监督。今年第一季度,对全区税务系统12个基层站所进行了调查和评议,将存在的24个问题以整改建议书的形式下发有关单位,在全区通报批评。开展“三责”监督,按照定责、履责、问责的方式和步骤,确定每一名领导和干部的岗位职责,将办事流程、时限要求、监督电话等进行公开并做出承诺;对履行职责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督,定期分析评价,苗头性问题及时谈话提醒;对存在以权谋私、“三乱”突出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由区纪委进行调查处理,先后对服务态度、工作效率等方面有反映的18人进行了提醒谈话、警示训诫。开展清单式监督,结合全区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节奏,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督清单,明确每一个阶段、每一个节点的监督方向、监督重点、监督对象和责任人。今年,先后对校安工程、双高双普、秸秆禁烧、六项整治等进行了监督,指出问题12个,对9人进行了训诫谈话。
完善制度,强化权力监督。全面推行“民情直通车”制度,整合各类投诉平台,畅通信访渠道,方便群众举报。落实领导干部任前考廉制度,对150多名拟提拔人员进行了廉政考试,其中1人因成绩不合格暂缓任用,在全区引起了强烈反响。基层便民服务机构规范运行,12个镇办建成便民服务中心,48个社区、140个行政村建成便民服务站,形成了三级互动、全面覆盖的便民服务网络,先后接受群众咨询上万人次,办理事项4000多件。“廉政灶”规范运行成果得到巩固,村(社区)监委会的监督作用有效发挥,村(社区)干部廉政承诺制度实现应承诺对象全覆盖。通过完善推行一系列制度,使制度的约束力延伸至权力运行的角角落落,强化了权力监督。
转作风,秉公执纪敢担当
区纪委监察局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严明党的政治纪律”等活动,带头加强自身建设,主动接受各方面监督,坚决防止“灯下黑”。
重学习,提升业务能力。开展了机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观看记录片《四风之害》、《管箴》以及影片《焦裕禄》,认真学习“三严三实”讲话精神,集中对大家进行“补钙”,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强化了党性修养。开展大学习、大培训活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大讨论、纪检讲坛等方式,先后举办了两期培训班,分别邀请市纪委两名常委就三转和查办案件作了讲解培训。
作表率,切实改进作风。推行纪检监察干部下访约访、点名接访制度,多次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镇办、村组、社区上门寻访,方便群众建言献策、批评监督。委局班子成员带队,围绕破解纪检监察工作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累计下基层65人次,了解干部作风、服务群众等各类问题百余件。邀请部分党政负责人、纪委委员、特邀监督员等16人参加纪委监察局征求意见座谈会,征求意见建议38条。在全区率先推行岗位服务承诺制度,将委局机关每名干部的岗位职责、办事流程、服务承诺、联系方式和照片,统一制版上墙,促使纪检干部在监督中转变作风,在阳光下正确履职。
严管理,铁肩担道树形象。对委局机关15项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清理、修订,出台了《纪检监察干部“十大”行为规范》、《纪检监察工作保密制度》等一揽子制度规定,进一步规范了信访受理、案件查办、执法和效能监察等工作流程,切实做到了用制度管事管人。严格执行纪检监察干部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点名通报曝光制度,做到“正人先正已”。建立落实了部门纪检组和镇办纪委重点工作报告制度和约谈制度,每季度基层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向区纪委述职,工作滞后的直接进行约谈,全面加强纪检系统干部的教育管理,明确提出纪检干部在标准上高于一般干部、要求上严于一般干部、执行上先于一般干部、落实上强于一般干部、自律上好于一般干部,切实维护纪检监察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