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是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纪委监督责任的必然要求,更是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有效途径。当前,我们必须用“三转”来统揽纪检监察各项工作,坚持改革创新,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认识要革新。在推进“三转”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存在对“三转”要求认识不清、理解不深、把握不准、推进不快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认识上革故鼎新,准确把握“三转”的精神实质。一是要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来认识。纪检监察工作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纪检监察机关只有实现“三转”,不断提高监督履职的能力和水平,才能发挥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重要作用,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保证。二是要在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的根本上来把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定位。中央依据党章赋予纪委的职责,做出了“三转“的重大部署,这既是落实中央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的重要行动。积极推进“三转”,就是以实际行动参与改革、推动改革、深化改革。三是要把“三转”当做政治任务来落实。当前,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推进“三转”,是贯彻落实中央反腐败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也是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的职责所在,必须将此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抓紧抓好。总之,“三转”是形势所需、职责所在、群众期盼。我们必须放弃一切因循守旧、等待观望、固步自封的错误思想,紧跟时代步伐,用创新精神推进“三转”,确保取得实效。
机构要改革再造。厘清职能定位,聚焦主业主责,是“三转”的核心。王岐山书记指出:“三转”就是要往监督执纪问责上转。而要履行好监督执纪问责职能,就必须按照中央纪委统一部署要求,对过去纪委内部机构和议事协调机构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再造。一方面要对纪委内设机构进行整合重组,增加监督执纪问责机构和工作人员所占比重,收拢五指攥成拳;另一方面要全面清理纪检监察机关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厘清职责抓主业,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工作中,延安市把机构调整作为“三转”的核心和基础,力求通过机构改革突出主业主责,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督促责任部门执行和落实上,做到到位而不越位、牵头而不包办、督促而不取代。一是重组机关内设处室。按照内设机构、行政编制和领导职数总数不变的原则,对市纪委、监察局机关内设机构进行了调整,把党风室和纠风室合并为党风政风监督室;将监督检查室、行政效能监察室合并为执法和效能监督室;增设案件三室、四室。二是清理议事协调机构。按照中省纪委和市委有明确要求的予以保留、确需纪检监察机关牵头负责的予以保留、由其他机关牵头但与纪检监察职责直接相关的予以保留的原则,对市纪委、监察局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进行了全面清理,取消或不再参与106个,保留或继续参与10个。三是成立信访举报中心。为进一步拓宽群众监督渠道,提高信访举报工作整体水平,新成立了延安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中心。同时,加大对各县(区)调整清理情况的督促检查,力求通过机构优化调整,促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职能定位、职责权限、监督理念更加明确,运转更加高效。
方法要改革求变。面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过去“大而全、多而杂、广而虚”的工作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纪检监察工作的重点和方式必须改革求变。一是要突出查办案件工作,始终以“零容忍”的态度反对腐败,畅通渠道,整合力量,主动出击,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贪污贿赂、权钱交易、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查处司法执法人员徇私舞弊、枉法裁判、以案谋私案件,查处基层单位“一把手”和城中、城郊村官的“小官大贪”的腐败案件,痛打“老虎”,猛拍“苍蝇”,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如:今年4月,我市对甘泉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昌平和甘泉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志秀涉嫌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立案调查并第一时间公布消息,较好地发挥了警示震慑的作用。二是要把落实工程建设、财政资金使用、干部选拔任用等作为重点,积极探索强化党政“一把手”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防治权力腐败。如:为了促进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主体责任,我市创新推行党风廉政责任制报告、检查、考核、责任追究和“一票否决”五项制度,从制度层面保证“两个责任”全面落实。三是要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反腐败工作的期盼,坚持问题导向,减少常规性检查,多开展专项检查,以增强纪检监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近年来,我市针对群众关切,相继开展了清理“吃空饷”、公职人员上班期间打牌赌博、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专项治理,群众欢迎,效果明显。今年,我市又采取异地交叉的方式,先后对各县(区)、各部门执行“八项规定”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公开通报曝光了一批典型问题。近期,我们又开展了未纳入会计集中核算事业单位执行“八项规定”情况专项检查、公共服务行业和窗口单位作风情况专项检查。这种集中火力解决突出问题的监督执纪方式,一改过去监督检查“全、软、宽”的弊端,增强了群众对党风政风持续改进的信心。
作风要正。转职能需要转方式来配合,更要靠优良作风作保障。因此,严格监督管理,切实转变作风,打造一支过硬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方可保证“三转”尽快落实、取得实效。一是教育要突出“新”。面对“三转”,一些纪检监察干部思想转不过弯,一些工作舍不得放手,知识水平不能满足新要求。这就要求用新的理论来引导,用新的知识来填充,用新的方法来适应,以提升纪检监察干部自我学习、自我革新、自我校正、自我提高的能力。近期,我市正在安排对委局机关全体干部和各县(区)纪委书记、派出驻机构负责人赴中央纪委监察部所属的培训中心进行综合业务轮训。二是管理要突出“紧”。正己才能正人。作为纪检监察干部,随时都要冲在反腐败斗争的第一线,如果管理松懈,作风松垮,其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会大受影响。所以,平时管理要始终体现一个“紧”字,纪检监察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的要求,率先践行群众路线,头脑中时刻绷紧纪律之弦,始终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带头改进作风,坚守责任担当,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三是监督要突出“严”。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对纪检监察干部,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更高的要求来监督约束。要严修身,听指挥,善团结,坚决杜绝自以为是、口大气粗的不良习气,严禁在监督执纪过程中跑风漏气、泄露秘密,绝不容许以案谋私、以案谋情、以案谋利。一旦发现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行为,坚决做到“有丑不遮掩、违规不护短”,严肃查处并公开曝光,树立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良好形象。 (作者系延安市纪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