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打造“亮剑”神威
打印

三秦大地清风劲,塞外驼城正气浓。榆林市榆阳区纪委监察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加强自身建设,把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打造成为一支敢于“亮剑”的反腐“铁军”,为榆阳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抓学习 凝聚忠诚之魂

榆阳区纪委监察局围绕政治理论和纪检监察业务,坚持开展“每天一读、每周一学、每月一讲、每季一考”学习活动,已成为一项雷打不动的制度:每天一读,要求干部科学处理工学矛盾,每天挤出不少于一个小时读书;每周一学,利用半天时间组织集体学习,安排委局领导进行业务辅导;每月一讲,邀请上级机关领导或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每季一考,采取闭卷考试、通报成绩、小结点评措施,强化干部学习的刚性要求。机关要求每人每年学习笔记不得少于两万字。通过学习,解决了很多做人与做事的困惑,受益匪浅。

抓实干 树立建功之志

积极培养干部真抓实干的劲头。班子成员在推进各项工作中,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带领同志们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仗。2012年,受理来信来访举报74件次,了结7件,立案36件,结案44件,党政纪处分72人,其中科级干部14人,充分展示了查办案件的“亮剑”神威。从2011年到2012年,在区委的大力支持下,榆阳区纪委监察局坚持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得重用的用人导向,使17名实绩突出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其他干部从中看到了希望和奔头,工作热情更高,上进心更强。在推行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中,负责这项工作的同志从跑资金、建房舍、购设备、选人员、定制度等方面积极协调,仅6个月就在全区所有乡镇、办事处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在326个村建立便民服务站,一举实现全覆盖。

抓监督 勤修廉政之德

随着纪委监察局影响力不断扩大,如何解决好接受监督的问题引起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霍风莲的深入思考。在她和常委会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在培养机关干部秉公执纪品质、勤修廉政之德等方面又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是定期向区委报告工作。纪委监察局自觉摆正位置,坚持向区委汇报工作制度,主动征求区委关于加强纪委自身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主动接受监督、指导和帮助,确保纪委各项工作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有序开展。

二是建立健全督导机制。为切实培养委局机关党员干部秉公用权、廉洁执纪的过硬作风,防止“灯下黑”,纪委监察局专门成立了一名常委、监察局副局长负责的行政效能督导办公室,经常深入到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社区街道,对委局机关干部勤政廉政情况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督导,进一步强化干部秉公执纪、廉洁自律意识。

三是实行民主评议制度。在每年年底,区纪委监察局主动邀请党代表及人大、政协等社会各界代表,召开座谈会,向与会人员通报工作,征求意见,接受满意度测评。会后,针对与会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积极进行整改。一些人大代表建议,要加强年轻纪检干部的培养,尽快提高他们的履职能力。为此,区纪委监察局每年集中一定时间,组织开展年轻干部“业务大练兵”活动,这些人大代表感慨地说,区纪委开门纳谏、言而有信的品德确实好。

抓管理 强化贯彻之力

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区纪委监察局紧紧围绕快、准、细、实、严强化内部管理,有效培养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的过硬作风。

一是公务车辆实行统一管理制度。公务车辆统一调配使用,双休日和节假日统一在机关院内停放,因急事特事用车必须经书记批准。车辆加油、维修,实行司机、管理人员、分管领导“三人会签”审批,规范公务用车行为。车辆实行统一管理,保障了公务用车,杜绝了公车私用,公车费用支出同比下降34%。

二是上下班实行限时指纹签到制度。要求机关全体人员在上班后15分钟内到纪委办公室指纹签到挂牌,下班前15分钟内到纪委办公室指纹签退摘牌。并严格规定,全年累计缺签3天者,不得评为优秀;累计缺签5天者,年度考核为不称职;累计缺签10天者,年度内不予提拔任用。这项制度实行两年来,有效规范了机关上下班管理,干部出勤率高达99%以上。

三是履行职责实行纠错倒查制度。2011年一名干部负责文件校对印刷,因排版不规范,出现两个错别字,被责令承担重新印制费用587.7元,并在干部大会上做纠错检查。这使大家深受震动,自觉养成工作精心思考、精细落实、精准到位的良好习惯。■


上一条:我省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下一条:咸阳市开展投资环境整治年活动纪实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