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党的十七大以来,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履行党章和行政监察法赋予的职责,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显著成效,为我省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在此奋斗历程中,我省纪检监察系统涌现出一大批成绩卓著、事迹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纪检监察系统表彰大会上,我省6名纪检监察干部和2个单位受到中央纪委监察部的表彰。从本期开始,本刊开辟《卫士风采》栏目,集中展示他(她)们的先进事迹。希望广大纪检监察干部以受表彰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为榜样,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做好反腐倡廉各项工作。
从告别绿色军营,到走进陕西省纪委监察厅威严的大门,弹指一挥间,他已在反腐倡廉一线战斗了15个春秋。透过他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三次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四次先进个人的荣誉,我们看到了一个反腐勇士在平凡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的风采。他,就是陕西省纪委省监察厅推荐的全国先进纪检监察干部张孝文。
勇于挑战的性格,造就了他查办案件的胆识
1996年,张孝文从部队转业。实现由军人到反腐败勇士的角色转变,在常人看来起码需要五六年的时间。孰料,虚心好学的张孝文,经过勤奋学习和潜心钻研,很快由外行变成了内行,而且在参与查办的23起涉及20余名厅级干部、50余名处级干部的一系列大案要案中,争挑重担,勇破难关,成为有胆有识的办案骨干。
1997年深秋,第一次参加省纪委查办民政厅部分领导干部腐败窝案的张孝文,就显示出他勇于挑战办案难题的性格。在查办民政厅副厅长蒋天才受贿问题时,蒋咬死不吐半句实情,而且每到突破的节骨眼上,他总要上厕所,致使办案苦熬了五天没有丝毫进展。一次,蒋又习惯性地走进了厕所,张孝文从门缝突然发现蒋盯看手心的蹊跷,他随即向专案组组长作了汇报。当蒋走出厕所后,专案组组长当即让蒋张开双手、翻开衣兜,突然掉出一个小纸团,打开一看,上面写着“信念、毅力、坚持”六个字,蒋霎时脸色苍白,办案人员乘势追问,蒋一看碰到了“克星”,无奈交代了一次受贿3万元的犯罪事实。至此,为查清窝案打开了至关重要的突破口。
在领导和同志们的记忆里,案件不论多么复杂艰难,只要有张孝文参与,都会向组织交出合格答卷。一次,省建行请求省纪委、西安市检察院协助查办小寨证券营业部负责人贪污受贿问题。西安市检察院办案人员审查了十多麻袋账目,调查了20余名相关人员,查阅了15名重点人员的银行存款,均未发现任何涉嫌贪污受贿问题。在该案“会诊”会上,一名办案人员介绍营业部负责人穆某有一套120平米住宅时提到他还有一套200平米的别墅,警觉的张孝文立马站起来,接过话头,果断自信地说:“请大家休息,我今晚保证突破此案!”当时有人担心,“张孝文夸海口爽,怕收场难。”谁也想到,他抓住穆某200平米别墅资金来源的主要矛盾,依靠严密的逻辑推理,仅用了半个小时,就迫使穆某如实交代了他授意私分公款150万的犯罪事实。办案人员顺藤摸瓜,共为国家挽回600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同志们敬佩地说:“这一案,孝文立了大功!”
一提起办案就来精神的张孝文,不仅勇于办案和乐于办案,更注意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提高办案水平。2010年初,陕西省文物局副厅级巡视员兼汉阳陵博物馆馆长孙振江涉嫌受贿贪污,他被叫到办案点以后,自恃是15岁考上兰大的高材生、当过将军秘书、38岁任副师职干部,面对检察机关办案人员趾高气扬,执意要求省纪委领导和他谈话。省纪委领导点名张孝文上阵,力争攻克孙振江这块“硬骨头”。张孝文运用自己长期办案积累总结的“政策疏导,把理讲透;算账对比,把账算准;感情沟通,把心说动;预期描绘,把路指清;刚柔相济,循循善诱”五步办案攻坚法,与孙振江展开智与勇的激烈较量,随着谈话的步步深入,孙振江的思想防线渐渐被击垮,终于主动交代了自己受贿贪污30多万元的问题。
“三不倒”精神,诠释出他对党的无限忠诚
在同志们的眼里,张孝文干起工作来,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一股使不完的劲,总有一股拼搏精神。其中奥妙并不难理解,因为他对党的纪检监察工作无限忠诚。
有病“拖不倒”。2005年在查办陕西省地方电力公司个别领导干部腐败受贿案中,身体像铁打般结实、很少患病的张孝文,终于被累得病倒了。按照分工,他负责外围调查取证工作,因案情复杂,不仅在本省 6个县来回忙碌,还要到广州、深圳、珠海、湛江等地昼夜奔波,以致劳累高烧引发大腿内侧发炎生了个脓包,疼得彻夜难眠、行走不便。一次办案间隙,他到医院做了手术,正准备打吊针,突然接到领导让他赴广州外调取证的电话,他二话没说,立即乘机前往广州。他忍着疼痛坚持上班,没有告诉单位的同志和家里人。妻子得知后,责怪他不该当“拼命三郎”,他脱口道:“办案像打仗,领导和同志们都在冲锋陷阵,我咋好意思当逃兵!”
恐吓“吓不倒”。2005年,在查办西安市城市某投资总公司董事长刘某腐败一案时,刘的儿子打听到张孝文是该案的主办人员,便打电话恐吓,“请你对我爸高抬贵手,免得叫你及家人不得安生!”张孝文义正词严地回击:“既然组织让我办案,我就做好了豁出去的一切准备!”尽管张孝文办案胆正腰硬,但还是叮咛家里人要注意安全,以防不测。令张孝文没有想到的是,此案行贿人张某更为嚣张,他认为自己行贿不违纪不违法,张孝文与他谈话是有意和他过不去,便拍着桌子吼道:“你们如果把我送进监狱,我出狱后非要报复你!”张孝文柔中带刚地说:“随你便,怕你就不干这事!”邪不压正天理定。张孝文硬是凭着一身浩然正气,彻底查清了此案,使刘某和张某受到司法机关惩处。
金钱“击不倒”。只讲奉献,不求索取,张孝文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为此,有人赞美他,也有人不理解他。有个搞石油钻探和运输的私人老板,曾劝张孝文:“老兄,你一年到头忙活,收入却不高,还不如辞职帮我干,凭你的人品、能力和社会资源,我一年给你30万。”也有人劝他,这可是发财的大好事,千万别错过这次机会。张孝文却说:“30万确实很有吸引力,但人要知恩图报,我是组织培养的一名党员干部,如果为了钱而放弃我的事业,这事我做不出来。”
朴实无华的真情,辉映出他奉献社会的心灵之光
张孝文做人低调,说话朴实,自觉把对党的忠诚和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发扬“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深受大家敬佩。
由于办案工作特殊,上案子几个月不回家是常有的事,对父母、妻子和儿子照顾不上,张孝文也很内疚。刚转业到省纪委那几年,他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办案点,身体病弱的妻子误认为他只顾自己潇洒,心里压根就没有家,多次埋怨和指责他。为此,张孝文做过无数次解释和道歉,但一遇到上案子又是几个月不回家,最长的一次是六个月,妻子有病住院他也没回家,一气之下提出离婚。张孝文自知欠妻子的太多,但又无法改变眼前的现状,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含泪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领导得知后,及时上门说和调解,并把张孝文的工作性质和优异表现做了详细介绍。妻子终于消除了对他的误解,并感触地说:“事实证明,孝文是靠得住的好老公,只是办案工作太忙了,我应该理解支持他才对!”
凡是接触过张孝文的贪官,最怕看张孝文那张包公似的脸,最怕听那令人心颤的话,误以为他生就了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铁石心肠,殊不知,崇尚善良和谐、心里充满阳光,才是张孝文高尚人格的真实写照。
2003年,张孝文聘请西安交通大学小刘为自己儿子辅导功课,得知小刘家在扶风农村,母亲遇车祸留下后遗症,因举债看病,家境十分困难,他和爱人决定把小刘的学费、生活费全包了。一次,小刘得病住院,他又和妻子给小刘资助了2万元医疗费。小刘大学毕业考上研究生,张孝文还承担了小刘上研究生的全部费用。张孝文的叔父同他开玩笑说:“小刘和你非亲非故,你家里并不富裕,8年间你却为她资助了七八万元,不知道你图的啥?”张孝文说:“我小的时候家里穷,你和村里人没少帮助我,现在小刘家里有困难,我眼睁睁地不管,心里实在过意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