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群连心 鱼水情深宁陕县开展群众观点群众立场主题教育活动纪实
打印

“昔日小路弯又长,群众上街鞋两双,一双用于泥巴路,一双用于逛街上;如今修通连户路,走起路来光堂堂,从此告别鞋两双,感谢政府感谢党!”家住宁陕县龙王镇绿烟村的徐光谱看着自家门前的泥水路变成了水泥路,乐呵呵地对邻居说起了自己编的顺口溜。

像给村民家家通上连户路这样的事,只是该县开展群众观点群众立场教育活动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宁陕县以实施“连心工程”为载体,以开展便民服务工作为纽带,在全县深入开展了群众观点群众立场主题教育活动。广大党员干部下基层访民情、听民声、解民忧、帮民富,坚持把好事办在群众开口之前,把实事办在群众急需之处,干部作风在一线得到锤炼,干群关系在基层更加和睦,党和政府的威信和地位在群众心中更加牢靠。

畅通信访渠道听民声

日前,一封反映该县部分乡镇卫生院药品加价违规的举报信摆到了县委常委、纪委书记邝贤君的案头。他立即做出指示,由县纪委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严肃查处,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专案组通过大量细致的内查外调、谈话取证、核查凭证,比对价格,查实了部分基层卫生院的药品违规加价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将30余万元的违规资金收缴国库,对5名相关责任人给予了纪律处分,并责成卫生局立即纠正乡镇卫生院药品违规加价行为。群众联名给纪委送来感谢信,一名60多岁的老人激动地说:“感谢党和政府,为我们老百姓办了实事。”“利用信访渠道把握和化解矛盾,让百姓的声音有人倾听、诉求有渠道表达、忧困有组织排解,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有效实现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县纪委书记邝贤君对解决信访难题维护社会稳定有着深刻的理解。

为了全面了解群众的诉求,该县全面推行了领导挂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组织开展百村万户大走访、社情民意大调查、矛盾纠纷大摸排活动,干部带着问题、带着政策、带着感情下访,及时将信访维稳、平安创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预案宣传到群众中间,把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实行了领导包案制度,县级领导带头包抓信访突出问题,西汉高速征地补偿、企业改制人员待遇落实、太山库区移民搬迁和集体林权改革遗留问题等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今年上半年,信访总量比去年下降16%,无一起越级集体访和缠访。

开展便民服务解民忧

宁陕县地处秦岭腹地,山大人稀,交通不便,群众出门办事更是困难重重。便民服务代理机制应运而生,成为了方便群众办事的快捷通道。全县主要涉农部门及窗口单位都建立了便民服务大厅,12个镇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98个村建立了便民服务代理室,对木材采伐、证照审批、钱粮兑现、建房手续等13项事项进行代办。“老百姓动动嘴,代理员跑跑腿”,已成为该县便民服务的真实写照。

今年57岁的张兴友,是宁陕县太山庙镇太山村一组村民。他和儿子常年在外打工,看见外面养竹鼠赚钱,于是决定回家发展竹鼠养殖,但是一直不知道这事该找谁,在哪儿办手续。正在他束手无策的时候,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干部上门了,将他需要解决的问题认真地记录下来,帮他向相关部门咨询,几天后,他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张兴友高兴地说:“现在好呀!镇上干部知道的政策、信息比我们灵通得多,这可帮了我大忙了!以后有个啥事就知道找谁了。”

“以前深入农户少,通过便民服务活动,我亲身体会到了农民的艰辛,我们一个月拿这么多工资,一定要踏踏实实为群众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太山庙镇干部章玉婷的连心本上写着这样一段话。她所联系的太山村有一位叫王清平的老人,年高体弱,行动不便,老人不慎将粮食直补折子丢失。得知这一情况后,章玉婷到村委会开了证明材料,带着镇政府出具的便函和王清平的身份证等相关手续到信用社帮老人挂失和补办。一个星期后,新折子办好了,她一大早就赶到王清平家里,把折子送到老人手上。接过崭新的折子,老人激动地拉着章玉婷的手,嘴里直喊着亲孙女。

推行便民服务代理制以来,全县广大党员干部情况到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解决,感情在一线融合。截至目前,全县各级便民服务代理机构共受理各类行政审批事项3000余件,接受各类便民咨询10000余人次,为群众实施便民服务代理事项4000余件,解决实际问题600余件,有效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密切了干群关系。

实施连心工程帮民富

群众观点群众立场主题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干部心里装着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基于这样的认识,宁陕县创新联系群众方式,在全县普遍推行了“连心工程”。从县级领导到一般干部都积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访贫问苦、谈心交流,通过带“连心本”、建“连心卡”、设“连心箱”、架“连心桥”、开“连心会”等形式,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为群众送政策、送文化、送科技、送教育、送项目,解决实际困难,帮助群众致富。

塔儿沟是宁陕县江口回族镇一个边远小组,以前只有一条羊肠小道,乡亲们每年收获的农副产品都是靠肩扛背驮下山,劳动强度非常大,而且卖不上好价钱。作为联镇领导,县委书记陈伦宝心里惦记着这里的乡亲。在他的关心下,通过各部门和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修通了长42公里的道路,改造了29户农户的房屋,使该组村民彻底告别了“交通靠走”的历史,村民的居住环境焕然一新。村民石宣民说:“现在的干部好啊!不仅镇干部经常到农户家中来,上门给我们办实事,就连县委书记都住农家与村民谈心哩。”

江口回族镇的冷水沟村,分散居住着236917人,由于自然条件差,交通不畅,以前干部包村只是例行公事,很少走遍每户农家,与老百姓之间的隔阂就多了出来。“连心工程”开展以来,联系该村的镇干部张磊,走家入户,用心换心,群众对他的态度也变了样。54日,张磊刚走访田角组伍正彦家,热情的女主人赶忙到房屋里找了个橙子剥给他吃。橙子来得远,主人平时不舍得吃,已经有些干瘪了。张磊后来在连心本里写道,伍正彦给我的这个橙子虽然有点干,但我认为这是老百姓的一份心意,一个小小橙子拉近了我们的情感,我还有什么理由不为老百姓多办点事呢?

“连心工程”的开展,似缕缕春风,为广大群众送去温暖。全县2026名党员干部与1.96万农户、2000户城镇居民结对连心,广泛开展“八承诺”(党的政策经常讲,农民增收记心上;红白喜事及时去,邻里矛盾快到场;娃娃失学上门劝,平安创建不能忘;民生工程户户到,群众困难我来帮)、“十上门”(上门宣讲政策法规、指导致富门路、兑现惠民政策、代办证照审批、叮嘱安全生产、调解矛盾纠纷、劝返辍学学生、协理红白喜事、上门解答疑难问题、上门消除干部隔阂)等联户活动,尽力所能及之心,办力所能及之事,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凝聚了发展合力,促进了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转变干部作风得民心

“只要我们坚持从群众利益出发,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真心诚意为群众办事,千方百计为群众解困,就一定能赢得群众信任。”县委书记陈伦宝在县纪委全会上,动情地对参会的领导干部说。随后,一场以转变作风、服务群众为主题的群众观点群众立场教育活动在宁陕大地拉开帷幕。各镇各部门丰富教育载体,采取专题学习、辅导宣讲、交流讨论、撰写体会等形式,广泛进行了思想再发动。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认真查找问题,深刻剖析,开展了“五查五看”,重点查看群众观念是否牢固、决策是否切合实际、工作作风是否扎实、是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开展工作、是否做到廉洁勤政。为使主题教育活动深入人心,县纪委在全县党员干部中组织开展了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知识测试,并策划编印了《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知识读本》,系统收录中、省、市关于群众观点群众立场教育相关资料下发各单位学习。县委在七一前夕,举办了“身边典型”巡回宣讲活动,集中宣传在“群众观点群众立场教育”等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用身边的典型教育身边的人。

干群连心,鱼水深情。以“连心工程”为载体的群众观点群众立场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转变了党员干部的作风,拉近了机关基层的距离,密切了党群干群的关系,维护了社会稳定,加快了经济社会发展步伐。2011年上半年,全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6.99亿元,工业总产值5.9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4.72亿元,分别增长16.6%、67%、27.8%;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4507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23.2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440元,同比分别增长17.3%和26.3%。■

 

 


上一条: 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召开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工作联席会
下一条: 铜川:“小台账”的助推效应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