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7日,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原区委书记谢再兴故意杀人案在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被害人邵慧灵(身份证用名邵颂乔)亲属、被告人谢再兴亲属等30余人旁听了庭审,30余家媒体记者参加旁听报道。8月3日,谢再兴一审被判处死刑。
邵家五妹失踪
2009年底,家住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六敖镇上街村邵家的最小女儿邵慧灵已很长时间没有音信,渐渐引起家人的担心。四姐邵素成去五妹的单位省老干部局找人,却被告知,妹妹已于2009年11月辞职。对方还说,辞职前的状况有些异常,平常很少迟到的她,经常不来上班,似乎有什么事情。
妹妹心里的事情,邵素成非常清楚,当然就是与谢再兴的事。妹妹曾经不止一次地提起过谢,他们俩已经相好多年。
2010年3月24日,邵素成找到谢再兴,问他妹妹的下落,谢说自己“也不知情”,再问,态度更加冷漠,还厌烦地说:“不行就报案!”一种预感在邵素成的心里渐渐升起——“妹妹已经出了事,而且肯定和谢有关;”
1962年出生的谢再兴,系浙江台州市临海县人,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先后担任过台州市天台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三门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县长,2006年调任温州市瓯海区委书记。
与谢相比,出生于1977年的邵慧灵小他整整15岁。大学毕业后,年轻的邵有过在乡镇锻炼的履历,后任三门县团委副书记。2002年,邵到浙江团省委挂职权益部部长助理后,升任三门县团委书记。
二人的履历显示,在2006年前,谢、邵都在三门县工作,有较长的“交集”时间。知情人土称,二人在上下级的工作关系中“擦出了火花”,逐渐发展为情人关系。
从2010年年初开始,邵素成便向有关部门反映妹妹失踪及谢再兴的问题。但是因为缺乏证据,当地有关部门并没有很快立案。
3月26日,邵素成前往公安机关报案。
2010年3月29日,浙江省纪委决定对谢再兴进行“两规”调查。“两规”后的谢再兴,很快向省纪委交代出了犯罪事实.。
谢再兴于2000年前后在三门县任职时与时任三门县团委副书记的邵慧灵(调杭州后改名为邵颂乔)结识,并逐渐发展为不正当男女关系。2006年,谢调任温州市瓯海区区委书记后,两人的关系逐渐开始恶化。2009年11月15日上午,谢再兴在杭州市西湖区世纪新城邵的居室中与邵发生口角,谢猛掐邵颂乔颈部致其死亡。为毁尸灭迹,谢再兴用菜刀将邵分尸装入编织袋中,并于当晚将肢解后的尸体抛入温州梅岙大桥下的瓯江中。
情变引发纠纷
在一群中老年干部中,年轻的邵慧灵显得有些耀眼,浙江省老干部局相关人员回忆,“邵进来后,起初开着一部30多万的迷你小宝马,后来直接换了辆大宝马”。
邵调到省老干部局后,谢时常奔波400余公里,到省城杭州过双休日。为了两人能够长相厮守,堂堂区委书记不惜铤而走险。
邵慧灵原在三门县担任团县委书记,后在谢的活动下,邵慧灵改名为邵颂乔,被调到省城杭州工作。
2009年4月7日,瓯海区政府印发了一则任免通知,决定“邵颂乔同志任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政府驻杭州办事处副主任(该同志系浙江省委老干部局挂职干部)。”
干部的任免,有着严格的程序和规定。令人吃惊的是,瓯海区有关部门在没有接到上级组织部门任何通知的情况下,仅凭一份所谓的“省委老干部局关于邵颂乔挂职的传真文件”,就任免了素未谋面的邵颂乔为办公室副主任兼杭州办事处副主任。
“省委老干部局的这份传真文件,是谢书记批转过来的,谢书记当时再三强调,任免邵颂乔是省里面的要求,必须办好。”瓯海区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坦陈。
照此运作,在谢的精心安排下,邵不但可以领着“双份”工资,但凡谢到杭州办事,身为办事处副主任的邵就可以“光明正大”地陪同。
关于谢、邵之间情感纠葛的细节,温州流传着几种“版本”。知情人士称,据谢说“自己实在是被这个女人逼得没有退路了”;而瓯海官场传有“新欢说”——谢在任瓯海区委书记期间有了新欢,引起了邵慧灵的怀疑和嫉妒,两人产生了矛盾,谢遂起了杀心。
作案后,谢若无其事回到温州,继续当瓯海区委书记,并开始部署“后路”。
谢安排专人拿着邵的手机在全国各地漫游,给邵家人制造一种“妹妹在全国各地游玩”的假象。同时,继续以邵的名义缴纳按揭贷款,派人以邵的名义,分两次给邵的家人送去50万元钱。当他在邵的包里发现一封辞职报告后,如获至宝,将此报告复印了一份,交到了邵所在单位,并通过短信形式替邵辞了职。
另一方面,谢以其在温州的房产为抵押秘密从银行贷款,谋划“出国”。在谢再兴的指示下,今年3月中旬,瓯海区政府给温州市外事部门打了一份“因公出国考察”的报告。报告称由谢再兴担任考察团团长,拟组团于4月5日前往南非、埃及、阿联酋等国进行公务考察。
“温顺教师”成凶手
7月27日上午,谢再兴杀害情妇案在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
与昔日那个意气风发的区委书记相比,眼下的谢再兴显得苍老了很多。他一步一步从门口挪到被告人席上,双目无神地看着天花板,双手不住地握拳,又松开。
“被捕前从事的职业?”审判长问。
“台州师专老师。”谢再兴答。
“我是问你被捕前从事的职业。”审判长提醒道。
谢再兴沉默了十几秒,用低得不能再低的声音,吞吞吐吐说出:“瓯海区委书记。”
这位曾经是浙江省重点培养的年轻干部,本来有着美好的前途。如今成为残忍的杀人凶手被押上法庭,让人唏嘘不已。
2006年7月下旬,作为浙江省委圈定的19名干部之一跨市交流担任县(市、区)党政正职,“60后”的谢再兴由台州市三门县县长调任温州市瓯海区委书记。
“这个人嘴巴比较会说,来瓯海后也想有一番作为。”瓯海区委一位领导介绍,瓯海区一直处于“有城无区”状态,“谢来后,曾试图改变这种状态”。
“本人作为中共瓯海区委书记,必须带头做到廉洁从政”;“切实负起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严格要求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绝不利用职权和职位为他们谋取私利”……担任瓯海区委书记后,谢再兴还曾公开作出如此“廉政承诺”。
但实际行动却不尽然。
据悉,在父亲去世后,谢再兴曾指使身边工作人员将消息传开,结果瓯海区机关和乡镇的领导纷纷赶往台州临海,前往吊唁的车子排成了长队,声势颇为浩大,而谢也借机收取了巨额礼金。
此事后被举报,温州市纪委派员进行了调查,谢以“临海风俗——做白喜事不收礼金不吉利”为由进行过辩解,但迫于压力,谢最后不得不退还了部分礼金。“谢当时收受礼金多达几十万元,实际上是很严重的违纪,但最终查处的结果还是不彻底。”温州市委机关一名官员感慨,“如果当时撤了谢再兴的职,也许对谢是一种挽救,也就不会出现后来如此严重的刑事犯罪了。”
“谢最早是浙江某师范院校的一名老师,人很随和;从政后起了变化,比如,他对衣着和自己的形象很讲究,我听到下面对他男女作风问题的反映后,曾善意提醒过他,他却一笑了之。”
当然,谢再兴的变化不是突然的。随着地位的升迁,他的胆子越来越大。这与他包养情妇直至肢解情妇尸体的行为,不能说没有关联。
“谢再兴独断专行、胆大妄为,我早就预料到他会出事,只是想不到他会涉嫌杀人。”一位与谢再兴共事多年的瓯海区委领导对记者说。2006年7月,谢再兴从三门县调到瓯海区工作才一个来月,就提出要给他买辆新车,考虑到谢再兴当时使用的坐骑才购置两年,配置都挺先进的,再加上瓯海区系半级财政,购买新车,得省市两级控办审批,区机关事务管理局没有立即照谢的指示办。一个月后,在区委常委会上,谢再兴突然大发雷霆,说自己离开三门前给新任县长买好了新车,怎么到了瓯海区办这么一件小事都这么难呢?不换车子,他的安全怎么保障,出了事故谁负责!一个月后,谢再兴如愿以偿坐上了高档新轿车。但他又嫌弃原来的车号浙C00062显示不出他的“一把手”气派,硬逼着手下到市车管所换了浙CA0001新牌照。
庭审中,并没涉及有关谢再兴的经济问题。而另有知情人土向记者透露,谢再兴的经济问题也非常严重。或许因为杀人凶案的发生,经济问题已退居次要位置而没有成为查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