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务中彰显监督活力高陵县村监会服务统筹城乡调查
打印

高陵是省、市统筹城乡改革的试点县,村民监督委员会建成率于2009年底达到了100%。从201071日起,由县财政统一先行为各村监会主任每月补贴100元。一个村支部决策、村委会执行、监委会监督的权力运行机制正在形成,农村党务、村务、财务管理逐步规范,先后赢得“西安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县”、“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等荣誉。今年上半年实现了“无进京非正常访、无来省集体访、无信访积案”的“三无县”目标。村监会较好地发挥了在服务统筹城乡中的“减压阀”和“润滑剂”作用。

一、主要做法

第一,在规定动作上做到“四个统一”。首先是工作制度统一。统一规定了《村民监督委员会议事规则》《村民监督委员会组织建设》《村民监督委员会管理与保障》等七项制度。如在《村民监督委员会权利》中规定,村监会对村所有原始凭证、村集体重大项目的预决算、村财务公开项目和内容进行审核,无“村监会”的盖章,财务开支票据一律不予报账;未经“村监会”审核的项目不能开工,不予结算支付款项;未经“村监会”审核村务公开无效。其次是硬件设施统一。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设施坚持做到“六栏、四有、五上墙”。即:每个村都建有六个涉及54个项目的村务、政务公开栏;每个村都要有监督电话、投诉意见箱、值班监督岗、档案材料;村监会制度及村干部岗位职责上墙、收费依据及标准上墙、办事程序及办事纪律上墙和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时间安排上墙、《村民自治章程》及《村规民约》上墙。第三是公开时间统一。确定了农村“三务”公开日,规定每月810日为定期公开时间,并把每月12日定为“质询解答日”,如果群众对公开内容有疑问,可以在“质询解答日”向干部质询并要求解答。村务公开工作每半年要向村民代表大会报告并接受评议。充分保证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干部清白、群众明白。第四是检查标准统一。做到“四查四看”。由乡镇纪委牵头,抽调村监员、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对村务公开进行检查评议。查文件和会议记录,看领导重视和责任细化情况;查资料和台账,看公开内容是否齐全;查现场,看公开栏位置是否方便群众浏览,内容是否与上报一致,分类是否简单明了;查信访投诉,看群众参与度和满意度,不断将村务公开向纵深推进。

第二,在自选动作上做到“四个创新”。一是实行“点题公开”。由乡镇纪委会与村监会收集群众意见,群众“点题”,想知道什么就公开什么。“点题”内容公开后,村监会还要再次认真收集群众反映的意见和建议,提出整改措施,并将整改情况及时向群众反馈。二是细化公开内容。做到“八看八公开”:村委会当年的各项生产任务指标、奖惩措施和公益事业完成情况公开,看是否符合实际和政策规定,有无欺上瞒下和虚报浮夸行为;村级财务收支管理情况公开,看是否账目清楚,手续完整,有无违法违纪和侵占公物行为;农村税费改革、粮食直补和“一事一议”办事实际的款项、数额和支出使用情况公开,看是否符合中央规定标准和减轻农民负担精神;村集体经济项目承包经营情况公开,看承包经费上交使用情况有无以权谋私行为;计划生育指标公开,看有无弄虚作假行为及超生罚款是否兑现;扶贫、优抚、救济情况公开,看是否按政策要求落实到位,有无虚报冒领和挪用的行为;村民宅基地筹建房审批情况公开,看建房是否合理合法,有无乱批乱建行为;村民批评建议和整改意见公开,看村委会领导班子有无改进工作的决心和为群众办事的诚意。三是创建“公开快报”。由村监会牵头创办了“公开快报”,免费发放各户。内容涵盖财务收支、农业知识、安全生产、健康卫生等多个方面。较好地解决了以往“报栏公示看不见、广播公示听不到、大会公示难召集”等问题。四是做到“三个结合”。在推进村监会过程中,一是与“民情报告单制度”相结合,村监会成员既监督民情信息员,又上报和督促民情的解决,使农村矛盾纠纷查得出、落得实。二是与“双诺、双示、双评”制度相结合,村监会能以集体名义对乡村两级干部承诺及落实情况进行评议。三是与“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相结合。作为县、乡纪委监督职能的有效延伸,村监会对纪委牵头的三级服务网络管得更有理、有力。

第三,在公开方式上做到“四个延伸”。坚持“凡是群众关心的、凡是群众想知道的、凡是群众有疑虑的”都要公开。具体做到了四个延伸:一是公开地点由村民委员会向村民小组或村民集聚区延伸。明确规定,每个村民小组必须至少设置一处公开栏,全县共设置740处公开栏,主要公开计划生育指标,宅基地审批,村、组道路硬化、水费征收情况,土地发包情况,农村低保对象、农村合疗、经济收入及支出等十二项内容。二是由侧重于财务公开向村公共事务公开延伸。由过去单一对财务进行公开转变为对村“两委会”重大事项“一事一议”决策、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以及各种涉农惠农政策等事项的全面公开,真正做到村务公开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三是由侧重于办事结果公开向办事标准、办事程序公开的延伸。把群众关心的内容全部交底亮相。特别是村里重大问题,坚持决策民主化、程序公开化。四是由一般性问题公开向实质性问题公开延伸。根据村经济实际情况和群众要求,对村级机动地、果园发包,房屋租赁等都实行“阳光操作”,公开发包,全程接受群众监督。

二、取得成效

一年来,村监会认真履职,以显著的成效证明了其存在的必要性、重要性。一是转变了干部作风。村监会采取事前介入、事中把关、事后评价的办法,建立了常规督查与年终述职述廉机制,使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如通远镇火箭村群众要求罢免其组长来瑞,经村监会调查,来瑞因分地与村民毛某发生纠纷,纠集几个人将毛某打伤,后来瑞被罢免。二是融洽了干群关系。村监会是干群关系的润滑剂。如延炼石油管线在仁村工段施工期间,村民商建强向村监会反映,施工方向群众支付的赔付是7万元,而自己只拿到3.5万元。村监会主任米安当即召集监督员对赔偿情况进行审计核查。调查显示,村上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赔偿,没有私自截留扣留行为,并很快将调查情况进行公示。还了干部清白,给了群众明白。三是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村监会把过去程序简单的事后公开,拓展为事前决策公开,事中运行情况公开和事后结果公开,环环相扣,从制度上保证村干部的廉洁。

三、几点体会

一是领导重视是前提。作为新兴事物,一把手的重视和推动是必要前提。具体在推进过程中,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乡镇党委书记是直接责任人,荣辱成败直指“一把手”,并将村监会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作为年度考评的主要内容。

二是解决问题是关键。在省、市城乡统筹试点工作中,该县面临大量拆迁补偿、安置工作,依靠村监会这个平台,严格实行“村组算账、乡镇把关、银行发放、直达群众”的拆迁补偿款发放模式,把政策落到实处。据统计,全县村监会共协调处理各类问题239起,较好地发挥了党群之间的“桥梁”作用。如鹿苑镇田家村的拆迁不到一个月就顺利完成,未发生一起群众上访事件;榆楚乡顺利完成了西高路拓宽、城市运动公园建设等10多个重点项目1500多万元补偿款的发放任务。

三是敢于惩处是保证。要确保村监会取得实效,就要严肃查处不公开、假公开的人和事。如泾渭镇西营村村监会及时向上级纪委报告了本村会计兼出纳闵某的贪污线索,闵某借村道路硬化建设之机,将镇政府预留的项目协调费占为己有,县纪委给予闵某开除党籍处分。■

(作者系高陵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上一条: 建立“三函”督办制度促进省市驻地单位政风行风建设
下一条: 广电总局一处长涉嫌收受江苏两电视台4万元被公诉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